接近100%利用率!全固态锂硫电池又迎来新突破
具体看来,受混合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诱导相分离的启发,研究人员观察到在一系列含卤素的SSEs和高能量硫族(S、Se、SeS2、Te)正极材料之间,通过2000 rpm的超高转速混合实现了普遍的卤化物分离。
UHS混合产生的热冲击和剪切破碎的协同效应,使得在混合过程中能够诱导机械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从含卤素的SSEs中分离卤化物,并在正极颗粒上均匀沉积。这种结构增强了电荷传输动力学,提高了界面稳定性,并减轻了固态电池的机械故障。
使用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光谱技术证实了卤化物偏析的形成和有效性。
制备的各种ASSLSBs在商业水平的面积容量下表现出接近100%的硫利用率和非凡的循环稳定性。
接近100%的硫利用率是什么概念?据了解,尽管固态电解质(SSEs)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已取得进展,但电池性能仍受限于电极-SSE界面的电荷传输和化学机械稳定性。硫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约80%),导致循环后固-固界面的化学机械失效。目前改善ASSLSB电池性能的策略包括纳米结构主体、催化剂、添加剂、掺杂、原子层沉积涂层和新的SSE,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界面离子传输缓慢的问题,导致硫利用率低(≤80%)和循环寿命不足。
如今新的技术,解决了硫利用率低及循环寿命不足的问题。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最好的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感不颓废科技青年10-11 00:53
-
那些看不见却离不开的“小卫士”:聊聊电化学传感器的选型与应用不颓废科技青年09-23 22:27
-
光栅传感器:你身边看不见的“尺子”不颓废科技青年09-24 17:09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