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100%利用率!全固态锂硫电池又迎来新突破

不颓废科技青年 20250613

  • 固态电池
  • 锂硫电池
近日,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徐桂良研究员、Khalil Amine教授等人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Halide segregation to boost all-solid-state lithium-chalcogen batteries”的论文,报道了在各种含卤素的固态电解质和高能量硫族化合物正极材料之间,通过超高转速(UHS)混合过程中的机械化学反应实现的界面处卤化物的普遍分离现象。

  具体看来,受混合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光诱导相分离的启发,研究人员观察到在一系列含卤素的SSEs和高能量硫族(S、Se、SeS2、Te)正极材料之间,通过2000 rpm的超高转速混合实现了普遍的卤化物分离。

  UHS混合产生的热冲击和剪切破碎的协同效应,使得在混合过程中能够诱导机械化学反应,从而实现从含卤素的SSEs中分离卤化物,并在正极颗粒上均匀沉积。这种结构增强了电荷传输动力学,提高了界面稳定性,并减轻了固态电池的机械故障。

  使用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光谱技术证实了卤化物偏析的形成和有效性。

  制备的各种ASSLSBs在商业水平的面积容量下表现出接近100%的硫利用率和非凡的循环稳定性。

  接近100%的硫利用率是什么概念?据了解,尽管固态电解质(SSEs)的室温离子电导率已取得进展,但电池性能仍受限于电极-SSE界面的电荷传输和化学机械稳定性。硫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约80%),导致循环后固-固界面的化学机械失效。目前改善ASSLSB电池性能的策略包括纳米结构主体、催化剂、添加剂、掺杂、原子层沉积涂层和新的SSE,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界面离子传输缓慢的问题,导致硫利用率低(≤80%)和循环寿命不足。

  如今新的技术,解决了硫利用率低及循环寿命不足的问题。

查看全文

点赞

不颓废科技青年

作者最近更新

  • 最好的解析!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感
    不颓废科技青年
    10-11 00:53
  • 那些看不见却离不开的“小卫士”:聊聊电化学传感器的选型与应用
    不颓废科技青年
    09-23 22:27
  • 光栅传感器:你身边看不见的“尺子”
    不颓废科技青年
    09-24 17:0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国电池公司新款锂硫电池测试成功

    2020-03-10

  • 国外新型半固态电解质使锂硫电池保持稳定运行

    2020-03-12

  • 斯坦福研发阻燃固态电池 着火后依然正常供电

    2020-03-17

  • 三星设计高性能、长寿命的固态电动汽车原型电池

    2020-03-1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不颓废科技青年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