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放榜天才少年挑战课题后 开放招聘79个传感器研发岗位应届生 只要博士
近期,华为、腾讯、比亚迪、小米等等各大科技公司,开启了春季应届生校招活动,作为我国硬科技产业的代表,华为对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重视,为人称道。
不久前,《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专访,引来热议,专访中,任正非就提及教育培养、人才梯队的建设是主要困难,而芯片、软件等困难是可以依靠人才克服的。同时,任正非也提到华为每年有约1800亿的研发投入,其中多达600亿元投入与基础理论研究中,不设置具体的考核目标。
在近期的人才招聘中,华为亦频频出圈,先是在今年4月份,华为2025年“勇敢新世界”应届生招聘,拟招聘应届毕业生人数达一万余人,相较于2024年预计实现两位数增幅,开放了AI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技术工程师、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等60余类岗位。
昨天(7月16日),华为又放出天才少年挑战课题,涉及智能联接&计算、基础研究与创新、智能终端、云计算、智能汽车5大领域。
可见,从应届生人才招聘到天才少年培养,华为正以自己的方式建立人才梯队。
传感器作为信息科技的基础,是硬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在华为应届生招聘岗位中,我们也能看到多个传感器相关岗位,这些岗位基本为研发岗,人才要求为国内、海外留学博士层次,从这些传感器岗位中,我们可以窥视华为对传感器技术的重视和产业布局情况。
79个研发岗位与传感器技术直接相关!涉及华为中央研究院、终端BG、海思半导体、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等多个部门
从华为招聘页面职位搜索情况看,博士生岗位共有803条,其中“传感”岗位48条,“雷达”岗位24条,“MEMS”岗位7条,共计有约79条传感器技术相关岗位,均属研发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硕生岗位中,搜索不到任何关于传感器技术相关的岗位,或显示华为对传感器技术相关研发岗位学历门槛要求较为严格。
从招聘传感器技术的岗位部门来看,涉及中央硬件工程院、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研发管理部、半导体业务部、光产品线、中央研究院、终端BG软件部、终端BG硬件工程与产品开发管理部 、海思半导体与器件业务部等多个部门,显示了华为对传感器技术研发的广泛。
华为对传感器技术岗位的招聘有什么要求?
以【传感器设计工程师】岗位为例,该岗位由海思半导体与器件业务部发布,海思半导体是华为旗下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2024年成立,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海思半导体是中国本土最大的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
该传感器设计主要针对图像传感器研发,海思半导体对该岗位的技能要求强调了光学、半导体器件的研发能力,并要求光学、微电子、物理电子、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艺等专业的博士生,从这里我们能明显看到传感器技术研发的特殊性——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协同的科技,这也意味着传感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门槛较高。
岗位职责
从事图像传感器研究开发,包括器件设计、光学设计、器件工艺设计、器件材料设计和其他类。器件设计包括对器件的仿真和架构设计;光学设计包括对集成光学的各项性能优化;工艺设计包括对单点工艺优化;材料设计包括对无机、有机材料等不同材料的选择和优化;其他类包括表征、仿真建模、统平台搭建等。
岗位要求
1、具有光学、微电子、物理电子、半导体物理、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艺等专业的博士学位;
2、良好掌握光学和半导体基础技术,以及光芯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掌握半导体芯片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及各工艺的基本概念、用途,有实际应用经验者优先;
4、良好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新技术开发有浓厚兴趣。
工作地点
中国上海上海 中国湖北武汉
华为在传感器岗位的招聘中,亦重视对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和算法开发,以【可穿戴传感技术研究员】岗位为例,该岗位的招聘部门为华为中央研究院,华为中央研究院成立于1995年初,第一任总裁郑宝用,中央研究院担负着华为研究与创新前沿的重任,构建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未来信息社会,打造华为的诺亚方舟领航未来。
华为拥有Watch /Watch GT智能手表等多条可穿戴设备产品线,华为可穿戴设备产品与友商的一个主要竞争差异点,就在于其领先的传感器技术,其最新传感技术——玄玑感知系统(TruSense),由传感器硬件+算法软硬结合,是目前可穿戴设备产品中最先进的感知系统。相关信息参看:刚刚,华为发布!多项传感器技术突破,引领下一个10年智能穿戴!
在可穿戴传感技术研究员的岗位要求中,涉及模组实现/功能设计、配套电路设计、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等多个能力要求,在算法实现中,又细分为血糖、血压、心电等多个领域。
岗位职责
1、完成传感器模组功能实现与结构设计,满足可靠,可生产,可装配要求。熟练使用AUTOCAD等设计软件,具备精密模具设计和加工经验;
2、了解传感器配套嵌入式硬件电路设计,PCB设计和调试。熟悉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具备方案设计,问题定位和解决能力;
3、具备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和实现能力。能完成穿戴传感器数据的分析与建模,面向但不限于以下应用:血糖,血压,心电,肌电,脑电,睡眠,手势识别等;
4、岗位需至少满足上述任一方向,具备多重经验者优先。
岗位要求
1、专业方向(任一):生命科学,生物电子,生物医学,材料化学博士学历;
2、熟悉健康传感器及其应用,具备系统设计和原型样机开发能力;
3、拥有学术和产业跨界经验,具备创新、整合,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工作地点
中国上海上海中国广东深圳
此外,华为亦招聘了多个MEMS芯片相关岗位,似乎主要集中在光学MEMS领域,涉及MEMS光调制器、AR-HUD等零部件的研发。
华为作为全球ICT巨头,本身对光纤技术具有深厚的研究和积累,具有众多光学技术专利,华为亦拥有自己的光纤传感器产品,相关信息参看:华为发布两款光纤传感器产品!国产爆发,这条传感器赛道呈指数级增长!
在海思半导体的【MEMS芯片研发工程师】岗位中,主要岗位要求中强调了机械、材料、半导体等专业,可见MEMS技术的多学科交叉属性:
岗位职责
负责MEMS芯片的开发和验证工作,包括设计仿真、工艺开发、工艺集成、测试验证、失效分析等细分方向,提升芯片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需求,保障芯片研发项目的成功交付和顺利量产。
岗位要求
1、机械、材料、半导体等专业相关;
2、动手能力强,有MEMS芯片设计仿真、工艺开发、自动化测试经验者优先。
工作地点
中国上海上海 中国北京北京 中国广东东莞 中国广东深圳 中国湖北武汉
雷达传感器领域,共有24条招聘岗位,主要涉及激光雷达算法、毫米波雷达算法以及射频、天线设计等方面,主要由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光产品线等部门提出相关雷达岗位需求。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自研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多种汽车核心感知传感器,并发布了192线激光雷达、高精4D毫米波雷达等多个领先业界的传感器产品。
结语
人才是科技企业研发的基础,在华为多个领先业界的产品中,庞大的高素质的工程师团队,是华为研发的根基。
以激光雷达为例,2019年10月,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高峰论坛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明确表示,华为要造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汽车核心传感器。此后,2020年8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就透露,华为在武汉有一个光电技术研究中心,总计有1万多人,该中心就正在研发激光雷达技术。
庞大的工程师研发人员积累,才有了华为192线激光雷达、高精4D毫米波雷达等领先的传感器产品。
正如一些分析所指出,华为最厉害的,是其如何组织大量人才进行高效研发的能力。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