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传感器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如何通过光照数据提升作物产量?

盛世物联传感 20250703

  • 光照传感器
  • 光电传感器技术

传感专家

在里的草莓大棚,农民总在纠结:中午该不该拉遮阳网?多肉育苗房的补光灯该开几小时?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藏在「光照数据」里。对植物而言,光照不仅是能量来源,更是生长的「生物钟密码」—— 番茄在 12 小时光照下结果最快,生菜超过 20000 勒克斯会叶片发黄,多肉缺光会徒长变形。

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光照传感器正从「辅助工具」变成「产量指挥棒」。本文将解析:光照如何决定作物命运?传感器如何精准捕捉光信号?不同种植场景该如何用数据提升产量?


一、先懂植物:光照是如何「操控」作物生长的?


1. 光合作用的「能量公式」

传感专家

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这个过程遵循「光强 - 光合速率曲线」:

光补偿点:光照弱到光合产糖 = 呼吸耗糖(如番茄约 2000 勒克斯,低于此值会「饿肚子」)

光饱和点:光照强到光合速率不再增加(如黄瓜约 80000 勒克斯,超过此值会「消化不良」)


2. 不同作物的「光照需求表」

作物类型每日光照时长需求最佳光强范围(勒克斯)光照不足的后果光照过强的后果
叶菜类(生菜)8-10 小时15000-25000叶片发黄、茎秆细长叶片焦枯、纤维变粗
果实类(番茄)12-14 小时30000-50000开花少、坐果率低果实日灼、甜度下降
多肉植物6-8 小时20000-30000徒长、颜色变浅叶片灼伤、脱水皱缩
水稻10-12 小时40000-60000分蘖少、灌浆不足蒸腾过快、穗粒干瘪


二、光照传感器:如何把「阳光」变成「数字」?

传感专家

1. 核心技术原理

光照传感器通过光电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压 / 电流),再换算成「勒克斯(lux)」—— 这个单位就像光照的「重量单位」,1 勒克斯约等于满月夜的亮度,晴天正午可达 10 万勒克斯。


2. 常见传感器类型及适用场景

传感器类型工作原理精度范围适用场景优势
光敏电阻光照越强,电阻越小±10%大棚补光自动控制成本低(单价<20 元)
光电二极管光生伏特效应转化电流±5%大田移动监测设备响应快(<10 毫秒)
光谱传感器分离红 / 蓝 / 绿等光波段±2%育苗房精准补光可测光质(如红光比例)

(制表:深圳盛世物联传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三、智慧农业中的 3 大核心应用场景

传感专家

1. 温室大棚:光照「动态调控」系统

痛点:传统大棚靠经验拉遮阳网,常出现上午光照不足、午后强光灼伤的问题。

解决方案:

1.传感器每 5 分钟采集一次光照数据(安装在作物冠层高度,约 1.2 米);
2. 当光照>作物光饱和点(如黄瓜 8 万勒克斯),自动启动遮阳网;

3.  阴天光照<光补偿点(如番茄 2000 勒克斯),联动 LED 补光灯(红光 660nm + 蓝光 450nm,模拟最佳光谱)。

效果:山东寿光番茄大棚应用后,畸形果率下降 23%,单产提升 15%。


2. 大田种植:「分区光照」优化种植策略

痛点:同一片农田因地形(如坡地、树荫)光照差异大,统一管理会导致部分区域减产。

解决方案:
1. 无人机搭载光电二极管传感器,绘制田间「光照热力图」;
2. 光照充足区种喜光作物(如玉米),光照较弱区种耐阴作物(如大豆);
3. 结合历史数据,调整种植密度(如光照好的区域玉米株距缩小 5cm)。

案例:河南小麦田通过光照分区种植,亩产提升 8%,节水 12%。


3. 育苗阶段:「光周期」精准控制

原理:植物开花结果受「光照时长」调控 ——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每天光照<12 小时才开花;菠菜是「长日照植物」,需>14 小时光照才能抽薹。

应用:
1. 育苗房安装光谱传感器,监测光照时长和光质;
2. 草莓育苗期每天补光至 16 小时(红光为主,促进花芽分化);
3. 多肉育苗期控制光照 8 小时(避免徒长),光强控制在 1.5 万勒克斯。

数据:云南多肉育苗基地应用后,成苗率从 75% 提升至 92%。


四、用光照数据提升产量的 4 个关键技巧


1. 抓住「光补偿点」:避免「无效能耗」

当光照<光补偿点时,植物「入不敷出」(消耗的有机物比制造的多),此时补光反而浪费能源。

操作:设置传感器阈值,仅在光照低于补偿点 1.5 倍时启动补光(如番茄补偿点 2000 勒克斯,阈值设为 3000 勒克斯)。


2. 关注「光质比例」:不止看「亮度」,更看「颜色」

红光促进开花结果,蓝光促进叶片生长,绿光作用较小。

应用:育苗期用光谱传感器监测红光 / 蓝光比例,确保 LED 灯红蓝光占比 6:1(生菜最佳比例)。


3. 结合「生长阶段」动态调整

幼苗期需弱光(如黄瓜苗 1 万勒克斯),结果期需强光(如黄瓜结果期 5 万勒克斯)。

方案:传感器联动生长阶段数据库,自动调整光照阈值(如番茄坐果后,光饱和点阈值从 5 万勒克斯上调至 7 万勒克斯)。


4. 数据联动:光照 + 温湿度的「协同管理」

高温强光下,植物蒸腾作用强,需配合湿度传感器增加灌溉;低温弱光时,减少浇水避免烂根。

案例:江苏葡萄大棚通过「光照>6 万勒克斯 + 湿度<60%」联动喷水,裂果率下降 37%。


五、避坑指南:传感器使用的 3 个常见误区


1. 安装位置不当:

错误:传感器装在大棚顶部(离作物太远,数据失真);

正确:安装在作物冠层高度(如草莓 15cm,番茄 1.2m),且避开金属遮挡物。


2. 忽略校准频率:

传感器使用 6 个月后会有误差(尤其光敏电阻),需用标准光源(如 10000 勒克斯校准板)定期校准。


3. 过度依赖数据:

光照只是影响因素之一,需结合作物品种(如耐阴的生菜和喜光的西瓜需求不同)灵活调整。



结语:让每一缕阳光都变成「产量」


对农民来说,光照传感器的价值不仅是数字监测,更是「听懂植物语言」的工具 —— 它让作物从「被动接受光照」变成「主动获得精准能量」。从温室的自动补光到大田的分区种植,光照数据正在重新定义农业生产的「精准度」。

未来,随着光谱传感器成本下降,我们甚至能为每一株作物定制「光照食谱」。那时,农业不再靠天吃饭,而是靠数据增产 —— 这正是智慧农业的核心:用技术让自然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本文技术参数基于行业通用标准,具体应用需结合作物品种调整)


盛世物联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环境传感器的代理分销商和技术方案服务商,具备从传感器器件选型、方案设计到产品交付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累计为2000+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环境传感器产品和解决方案。

主营品类:所有环境类传感器,包含不限于温湿度传感器/颗粒物(PM2.5)传感器/气体传感器(CO2,CO,甲醛,VOC,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压力传感器(气压/压差/绝压)/光照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噪音传感器等。


查看全文

点赞

盛世物联传感

专注于环境传感器技术应用的代理方案商

作者最近更新

  • 传感器接口怎么配?RS485/Modbus/I2C 接口选择指南
    盛世物联传感
    07-18 16:49
  • 传感器接口怎么配?RS485/Modbus/I2C 接口选择指南
    盛世物联传感
    07-16 17:23
  • 多参数传感器怎么选?温湿度 + 气体 + 光照一体化方案优势解析
    盛世物联传感
    07-10 16:2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光照传感器原理,你了解多少?

    2021-06-15

  • 物联网助力家禽养殖场环境监测,轻松实现智慧养殖

    2022-04-30

  • 物联网助力家禽养殖场环境监测,轻松实现智慧养殖

    2022-04-29

  • 倒计时3天!明治厦门工博会“智”等你来

    2025-05-0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盛世物联传感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