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仅2年,南科大教授的传感器初创企业,拿到数千万元

传感器专家网 20250710

  • 柔性触觉传感器
  • 电子皮肤

这条传感器赛道,火的没边,又一家传感器公司获数千万元级融资。


近日,赛感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赛感科技”),官宣获得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招商局创投、琥珀资本、博杰股份,融资资金将用于核心技术投入、产品研发迭代及市场化应用探索。


据官网资料显示,赛感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3年的传感器初创企业,聚焦新一代高性能柔性触觉传感器、机器人电子皮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全球领先的柔性传感技术,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柔性传感器企业。



公司技术源自南方科技大学超柔性电子学实验室,实现了材料、结构、器件、系统上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创新,开发了高灵敏、大量程、快响应、高线性的柔性智能传感器及电子皮肤等产品,以轻柔顺行的贴合方式实现高效、精准、稳定的压力或温度的信号检测,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健康等领域。


目前,赛感科技已完成两轮融资,天使轮投资来自力合科技、君盛投资。



南科大教授创业,建成国内首条离电型传感器量产线,获央视海外频道推介


据爱企查资料显示,目前赛感科技最大股东为郭传飞,直接持有公司41%的股份。



郭传飞是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长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电子皮肤、生物电子、智能机器人等,获得中、美、日三国授权专利30余项,2023年荣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赛感科技创始人郭传飞



2016年,郭传飞放弃美国研究职位,回国加盟南方科技大学,在深圳开启柔性传感器技术攻关。他带领的团队聚焦“电子皮肤”研究,攻坚克难,成功突破该领域长期面临的关键瓶颈之一——高灵敏度与大量程不可兼得的技术难题,使传感器既能精准分辨织物纹理、捕捉微小脉搏波,又具备百倍于传统器件的承压能力,实现了“既能干粗活,又能干细活”的全能性能。



技术突破催生了从机器赋能向人机融合的战略跃迁。除了让机器人拥有触觉,变得更灵敏之外,郭传飞团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人体柔性电子”技术,即电子皮肤与人体的融合。


“最开始来到深圳,我从事的是触觉传感器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开始思考它的应用场景在哪里?对于我们的社会经济有什么价值?这样自然地催生出了技术与人体的结合。”




▲模仿人类感官系统进行纹理识别的机器人感知系统。a.人类的生物感官系统;b.本研究的人工触觉感知系统。



这一技术突破,让智能假肢不再只是“会动”,更能“有感觉”——为使用者带来真实的触感体验,大大提升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电子皮肤也被应用在健康医疗领域,团队开发的腕戴设备可通过脉搏波实现动脉硬化预警,无创眼压仪检测青光眼的精准度媲美医院大型设备。同时在虚拟现实场景中,“触觉回馈”系统赋予游戏、电影里的虚拟物体真实手感,使沉浸感更上一层楼。


郭传飞表示,这些看似遥远的场景,其实都源于他最初对“假肢能否拥有触觉”的一个好奇。如今,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深圳正成为全球柔性电子和人机融合的创新高地,而他的研究也在悄然改变人们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2023年,郭传飞在深圳创办了赛感科技,目标很明确——把实验室里的电子皮肤技术真正带入现实生活。截至目前,赛感科技已获得近20项核心专利,推出多个单点传感器与阵列传感器产品,在离电型柔性传感全链条上进行自主创新,并建成国内首条离电型传感器量产线,产业化全面突破。


依托郭传飞构建的“研-产”模式,赛感科技促成了科学探索与产业落地的动态互构。在他看来,科学探索和技术落地两者并不矛盾,基础研究能够催生新的技术,而技术落地过程中又会遇到科学问题,二者相辅相成。



6月23日,央视总台CGTN深度报道《深圳人形机器人军团何以聚链成群》海外阅读量超1000万,视频观看量714万,被12国媒体转载。


作为触觉传感代表企业,赛感科技的电子皮肤技术被该栏目重点介绍。



独创纳米界面离电型柔性触觉传感器,有哪些优势?


如前文所述,赛感科技的核心技术,是郭传飞教授等人研发的离电型柔性触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有什么特别?


纳米界面离电型电容技术,即通过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接触面积变化实现传感信号的变化。当接触面积增大时,传感器能够输出显著增强的信号。传统传感器在灵敏度与量程往往难以兼得,相比之下,赛感科技推出了高性能离电传感器,可以形成从毫克级感知、到百公斤级承载的全量程覆盖能力。


比如单点传感器可在0-2000kPa量程内保持线性响应,检测限低至1Pa、约10mg压力以下,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施加极轻的压力,其高性能离电传感器也能在噪声极低的环境中产生明显的信号,真正实现对信号与噪声的高精准分辨,适用于如人形机器人等需要极高精度和灵敏度的精细操作领域。


从官网的技术原理中,我们看到赛感科技触觉传感器采用双电层纳米界面电容,带来更大的单位面积电容,接触变化面积增大,灵敏度提高4~5个数量级。

在材料方面,赛感科技选用非吸湿性离子凝胶等离电材料,结合微结构仿生设计,即通过优化蜂窝状阵列的几何参数,可在0.1毫米的超薄柔性基底上构建双电层电容结构,使传感器兼具高弹性与环境耐受性,解决传统柔性传感器湿度干扰、温度串扰等痛点。



相比传统触觉传感器,赛感科技触觉传感器能达到1小时漂移不超过1%,实现压力、温度、震动、湿度、拉伸多模态触觉,10-3300kPa-1 范围的力触灵敏度提高100倍,响应时间为0.1~10ms,拥有大于10000000次的寿命。


这一技术特性在多类场景中展现出显著应用价值。比如家庭服务机器人,当机器人在进行叠衣服的家务时,可以出识别衣物材质、感知物体软硬程度,后通过传感器精准反馈调整机械臂力度,避免用力过度导致损坏;端茶送水时,也可以根据杯子重量与材质动态调节抓取力度,防止滑落或破碎。



结语


柔性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已成为一条风口赛道,随着资本的融入,如赛感科技等多家传感器企业,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换,加速触觉传感器的产业化进度。


或许,过几天又有柔性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初创企业获得融资的事件披露。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

硬氪《南科大教授创立,柔性智能传感器公司获数千万融资,已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等行业应用|硬氪首发》

鹏城优才《人才说 | 打破感知边界,深圳科研团队让机器人“长”出皮肤》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器专家网

传感器行业综合服务平台,立志于建设便捷方便的传感器选型器、行业专业媒体

作者最近更新

  • 山东柔性传感器公司获数千万元融资,为宇树机器人定制皮肤套装
    传感器专家网
    5天前
  • 重庆首个8英寸MEMS特色芯片全产业链项目迎来重大进展
    传感器专家网
    6天前
  • “涉嫌与中国军方合作”:美国法院裁定中国激光雷达制造商禾赛科技败诉
    传感器专家网
    07-15 18:0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电子皮肤可以给机器人带来非凡的触感

    2019-07-30

  • 国外开发新型电子传感器 可同时处理非接触和触觉信号

    2019-11-06

  • 高灵敏触觉传感器增强系统有望增强人的触感

    2020-02-19

  • 到2028年全球柔性电子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

    2020-05-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器专家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