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25年7月25日至7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金涵将参加《第72期“见微知著”培训课程:气体传感器及人工嗅觉系统》并进行授课,具体信息如下:
授课主题:高精度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
授课老师简介:
金涵,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纳米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所长,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他于2009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奖学金赴日本九州大学产学连携中心攻读博士学位,2012年于物质理工学专业商用气体传感器研究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于以色列理工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主攻高精度智能气体传感器研发方向。目前主要从事高性能气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中国发明协会创业成果奖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发明展会创业项目银奖、中国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国际IAAM青年科学家奖、Chemistry Award of Foreign Researcher。他先后主持相关研究方向国家重大仪器研制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香港Incu-Tech项目以及JKW预研专项等项目。回国工作期间,他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CS Nano、Nano Lett.、Nano-Micro Lett.、Chem Eng. J.、Nano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光华基金会、英国科技杂志Research Features专题采访。
授课背景及内容: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利用气体分子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气体浓度相关的电流信号)来测量气体浓度的探测器件,按照电解质类型,可分为液体型、半固态型、全固态型;按照工作模式,可分为电流型(安培型)、电位型、电导型。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具有响应精度高、一致性好、输出线性等优点,在痕量气体分析和高精度气体测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使用寿命相对较短,通常保质期为六个月至一年,随时间的老化将显著影响其长期性能稳定性。此外,虽然目标气体的选择性已有显著改善,但是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仍存在对其它气体的交叉敏感性问题。所以,高精度气体传感器的构建需从多方面入手,例如采用性能更好的信号处理芯片并降低信号链噪声水平;集成温度传感器以进行温度补偿;对传感器进行表征和校准以保障性能一致性;集成人工智能算法、自我诊断和性能补偿功能。本课程从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出发,详解高精度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并介绍气体传感器在汽车尾气检测、人体健康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NOx传感器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O2传感器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发展趋势:高密度阵列化
课程提纲:
1.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
2. 高精度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关键技术;
3. 高精度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在各类场景检测中的应用:汽车尾气检测、人体健康检测等;
4.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培训详情:
https://www.memstraining.com/training-72.html
延伸阅读:
《盛思锐温湿度传感器SHT45产品分析》
《环境气体传感器技术及市场-2023版》
《SGX Sensortech微型MEMS催化燃烧式气体传感器MP7227产品分析》
《盛思锐气体传感器SGP40产品分析》
《盛思锐气体传感器SGP30产品分析》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款能在芯片上检测化学物质的微型传感器MEMS07-15 07:20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