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装修房=毒气室?传感器24小时守护呼吸安全!

winsen 20250715

  • 甲醛传感器
  • 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
  • VOCs传感器

夏季因气温高、材料干燥快等特点成为装修旺季。


令人担忧的是,墙面漆、地板胶、家具板材等装修材料中的化学物质在30℃以上的环境中挥发速度较春秋季提升 30%~50%,使室内空气质量面临严峻挑战。


室内空气污染并非单一污染物的 “孤军作战”,而是多种有害物质形成的复合污染体系,在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形成叠加效应。


这些看不见的气体不仅影响居住舒适度,更可能成为长期健康隐患。


作为装修污染的 “头号通缉犯”,甲醛主要来源于人造板材的黏合剂,其释放周期可长达 3-15 年,夏季高温更会促使家具、地板等加速释放甲醛。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多藏身于油漆、防水涂料和胶黏剂中,夏季挥发量较常温下增加 2-3 倍。


家装中的墙纸、地毯和清洁剂等混合了烷烃、烯烃等多种化合物形成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在夏季浓度值飙升,毒性还具有累积效应。


部分地区夏季臭氧污染严重时,室外高浓度臭氧通过通风进入室内,在光照催化下和其他污染物结合成超细颗粒,危害人体健康。


不仅如此,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也不容小觑。


室内吸烟、炒菜、扫地等活动产生的颗粒物,混合室外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让PM2.5成为“跨场景杀手”,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更会在夏季空调房的密闭环境中持续积累,浓度超标时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


误区1:开窗通风万能论

为了快速去除异味,人们选择最多的方法就是将门窗全部打开,让其通风,做到让“穿堂风”吹走室内的甲醛等气体。

多数人觉得装修后开窗通风几个月就能消除污染,却忽视了夏季的特殊情况:白天高温时室外污染物(如臭氧、汽车尾气)可能更严重,盲目开窗反而会引入新的污染源;而夜间关闭门窗后,材料仍在持续释放甲醛等物质,形成 “夜间污染高峰”。

单纯依赖自然通风无法解决长期挥发的有害物质。


误区2:活性炭吸附大法

许多家庭认为活性炭能彻底解决甲醛问题,但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吸附量有限,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吸附饱和后会反向释放有害物质,形成二次污染。

实验数据显示,普通活性炭在 30℃以上环境中,吸附效率会下降 40%,且需每周更换才能维持效果,实际使用中难以达到理想净化作用。


误区3:环保材料依赖症

不少消费者认为使用环保材料就不会有空气污染,这是典型的认知偏差。

环保材料只是污染物释放量符合国家标准,但多个环保材料集中在有限空间内,会产生 “叠加污染”。夏季高温会使这种叠加效应加剧,即使单种材料达标,室内总污染物浓度仍可能超标。


对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上半叶。

我国2023年2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对室内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指标涵盖了更多的污染物,限值也在收紧。


现代生活中已经有很多电器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联,这些新兴的、智能化的家电设备中,集成了多种多样的传感器来实时精准检测PM2.5、甲醛、二氧化碳、VOCs等多项指标,并通过检测到的数据实时改善空气质量,让我们始终处于清洁、健康的环境中。

凭借超20年的经验,炜盛科技目前已有多款传感器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家电产品中应用,并与多家头部家电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家电智能化提供完整的传感器应用方案。

同时,基于自身研发实力,融合传感器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思维,也能够在整体系统性能设计中提供极具竞争力的技术支持。


夏季室内空气污染虽然给家庭生活带来不小的挑战,但智能传感技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隐形防线,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用科技力量守护每一口呼吸。

查看全文

点赞

winsen

作者最近更新

  • 30℃+装修房=毒气室?传感器24小时守护呼吸安全!
    winsen
    07-15 17:32
  • 热҈热҈热҈ !火焰传感器让高温火灾无处遁形
    winsen
    07-11 17:46
  • 节水40%!农田里的压力传感器让灌溉效率翻番
    winsen
    07-10 17:5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安富利推出用于Raspberry Pi的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HAT,以进行快速原型制作

    2020-08-18

  • 物联网智能建筑技术:在后新冠肺炎时代重获信任

    2020-11-09

  • 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及其特性

    2021-10-18

  • 浅谈气体传感器选型技巧以及其优势

    2021-07-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winsen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