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行业纪录!深圳触觉传感企业获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当机器人的指尖能像人类一样感知羽毛的轻颤、蛋壳的脆弱,具身智能便跳出了实验室的玻璃罩。
8月14日,据滨海宝安消息,戴盟机器人(Daimon Robotics)日前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领投,东方嘉富、架桥资本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全球领先的视触觉感知与灵巧操作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据了解,该公司在天使轮、天使+轮与本次天使++轮累计融资金额达数亿元,刷新了触觉传感领域天使轮融资的最高纪录。
突破技术瓶颈,从“能动”到“能干活”
在全球具身智能行业迎来大规模应用拐点的背景下,机器人如何突破“视觉依赖”瓶颈、实现从“能动”到“能干活”的跨越,成为行业聚焦的核心问题。自2017年起,香港科技大学教授王煜就带领团队开展视触觉感知技术探索。
团队创造性地将摄像头集成于灵巧手指尖,采用单色光图案追踪原理,并开发出独特的触觉编码技术,通过算法优化获取物体深度图像信息,实现了精准触觉感知。其自主研发的视触觉传感器具备高分辨率、高频率、散热效率高等特点,厚度仅为毫米级,可轻松安装于机器人灵巧手。据戴盟机器人CEO段江哗介绍,该技术能在每平方厘米集成4万个感知单元,超越人手末梢神经的感知能力。
2021年底,戴盟机器人在深圳正式成立,并于今年4月发布全球首款多维高分辨率高频率视触觉传感器、多维触觉感知五指灵巧手、便携穿戴式遥操作数据采集系统,形成了覆盖“感知-操作-学习”的全链路解决方案,推动行业从“样机时代”迈向“规模部署时代”。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商业化进展。在5月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IEEE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大会(ICRA 2025)上,戴盟机器人更是斩获海外订单,成为首个实现视触觉产品规模化出海的中国企业。
携手生态伙伴,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
在生态协同的赛道上,戴盟机器人正编织一张横跨技术与产业的创新网络。目前,公司已与华为云联合完成VTLA(视觉-触觉-语言-动作)大模型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试点部署,加入多个生态合作计划,与华为、联想、中国移动等国内外多家行业头部企业携手创新,持续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实现规模化落地。
昆仲资本管理合伙人姚海波表示,戴盟机器人不仅在技术上取得显著进展,更在产业应用方面展现出强大实力,为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望未来,戴盟机器人将以触觉感知与灵巧操作为核心驱动力,联合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打造覆盖智能工业、智慧物流、智慧服务、智慧医疗等多领域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推动机器人真正走进现实应用场景,共创具身智能产业新格局。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