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威2025上半年传感器业务稳健增长,净利润突破5000万元
2025年8月26日,奥迪威(832491)披露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16.26%;归母净利润为5046.86万元,同比增长7.81%;扣非归母净利润达4666万元,同比增长12.20%。这些数据反映了奥迪威在复杂市场环境下展现出的稳健发展能力与良好的盈利韧性。
奥迪威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源于公司持续推动产品与技术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赢得了终端客户与市场的广泛认可,带动订单需求显著上升。尽管期内营业成本增速略高于收入增幅,但公司通过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有效提升了境内业务占比。由于境内产品毛利率普遍低于境外市场,且部分下游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调,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从业务结构来看,传感器业务是奥迪威上半年增长的核心动力,实现营收2.76亿元,同比增长28.77%。这一增长得益于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持续投入,产品不断升级,进一步拓展了在智能汽车、智能仪表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相比之下,执行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3.16%。主要原因是电声器件销量下降,受海外市场安防消费订单减少影响,波及上游器件需求。对此,奥迪威表示将加快相关产品的技术迭代,优化销售渠道和应用场景,以新技术、新产品填补业务空缺。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奥迪威已发展成为国内智能汽车超声波传感器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同时也是全球主流水表和气表品牌使用的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核心供货商。此外,公司长期为国际知名安防报警系统厂商提供报警发声器产品。
尽管奥迪威表现不俗,但中国传感器行业整体仍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分散性。目前,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传感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发展中国家的传感器企业整体份额仍较小。
全球传感器行业的领先企业包括博世、法雷奥、日本村田、意法半导体、霍尼韦尔、基恩士和欧姆龙等。中国虽拥有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应用市场,但在高端传感器和执行器领域,仍主要依赖进口。
值得肯定的是,中国传感器产业正逐步从仿制和引进阶段转向自主设计和创新发展阶段。随着国内算力提升、国产芯片与智能应用的快速演进,传感器技术已被列为国家重点突破方向。国内传感器厂商在中低端领域已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并正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涌现出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奥迪威上半年的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充分体现了其在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方面的持续努力。公司深耕传感器和执行器领域多年,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家居和医疗健康等多个行业。随着各应用市场的需求逐步释放,以及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客户合作方面的持续深化,预计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查看全文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