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位移传感器在极片涂布机上的深度应用与技术突破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锂电池作为核心动力源,其性能与安全性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其中电极涂布环节的厚度控制精度直接影响电池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及安全性能,误差每增加 1 微米,电池容量衰减率可能上升 2%-3%。
在此背景下,激光位移传感器基于三角测量法实现非接触式测量,相比传统接触式测量(如千分尺、测厚仪),可避免对极片涂层的物理损伤,同时突破速度与精度的双重限制。光子精密 PDH 系列采用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CMOS芯片,结合独家动态调光技术,在极片涂布场景中实现了测量性能的全面升级。
一、三大应用场景:
1. 实现涂布厚度 “微米级稳定”
极片涂布过程中,基材张力波动、浆料粘度变化、涂布辊转速偏差等因素均会导致涂层厚度波动。传统控制系统依赖 “预设参数 + 定期抽检”,难以实时响应动态变化,而光子精密 PDH 系列通过 “实时采样 - 数据反馈 - 参数调节” 闭环机制,构建了全流程精度控制体系:
实时测量:PDH 传感器以 260kHz 的高频采样速率,同步采集极片涂层的 “基材厚度 + 湿膜厚度”,避免单一测量的误差叠加;
数据处理:搭载自研的上位机软件PDH-Navigator,实时展示接收光波形,数据输出延迟≤1ms,同时具备高容量数据存储功能,最多可存储120万个数据点,;
闭环调节:将测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涂布机 PLC 系统,当厚度偏差超过 ±0.1μm 时,自动调节涂布辊压力(精度 ±0.01N)或浆料流量(精度 ±0.01mL/min),确保涂层厚度一致性误差≤0.05μm。
应用案例:某头部锂电池企业使用 PDH-200 型号后,极片干膜厚度波动范围从 ±3μm 降至 ±0.8μm,电池容量一致性提升 15%,不良率下降 80%。
2. 质量检测,提升产品合格率
激光位移传感器还能对涂布后的极片进行实时质量检测,包括湿厚和干厚的检测。传感器通过测量涂布层的厚度,并与设定的标准进行比较,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合格率。这种实时检测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复杂表面适配:突破 “粗糙表面 + 高速涂布” 测量瓶颈
锂电池极片表面因浆料颗粒分布(如正极材料 LiCoO₂颗粒直径 5-10μm),常呈现锯齿状粗糙结构,且高速涂布(线速度≥80m/min)场景下,传统传感器易出现 “数据跳变”。光子精密 PDH 系列通过 “动态光斑 +宽光点 ” 攻克这一难点:
动态光斑技术:PDH 系列可根据极片表面,智能感知物体反射率,动态调整受光时长,确保测量精准无误。覆盖250μs~64ms宽范围采样周期。经过严格的测试和数据对比,调光颗粒度远超过国外同类产品10倍以上。
宽光点:PDH的拥有小光点型和宽光点型两种型号,针对粗糙表面的宽光点型可加倍均化粗糙表面影响, 消除颗粒凸起导致的测量误差;
高速数据处理:PDH系列的260kHz 采样频率,可在 80m/min 线速度下,每毫米基材采集 多个数据点,减少消除颗粒凸起导致的测量误差;
技术突破:在某企业的高速涂布生产线(线速度 100m/min)上,PDH 系列的测量数据稳定性≤0.5%,远优于行业平均的≥2%。
光子精密 PDH 系列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 “高精度测量 + 动态适配 + 智能算法”,不仅解决了极片涂布机的传统技术痛点,更推动锂电池制造从 “被动检测” 向 “主动控制” 升级。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PDH 系列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为锂电池性能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查看全文
光子精密 Phoskey
光子(深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在深圳成立,是集工业传感器、机器视觉系统和精密测量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产品专注于3C消费电子、光伏、半导体、新能源及医疗食品等各大行业领域的智能制造。
作者最近更新
-
-
-
光子精密:激光位移传感器领域的专业国产标杆光子精密 Phoskey
10-09 17:20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