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光路红外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精准监测背后的技术革新
双光路红外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精准监测背后的技术革新
二氧化碳(CO₂)作为大气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气体,其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至关重要。一旦CO₂浓度异常波动,可能对人员健康、工业安全、环境质量及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带来显著影响。
在化工与制药领域,CO₂作为副产物经常出现,若通风系统失效,局部浓度可能迅速升高,存在窒息风险。而在农业温室中,CO₂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通过精确监测并调控其浓度,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此外,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CO₂浓度的持续监测对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也为全球气候治理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数据支撑。
当前,CO₂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法、红外吸收法及激光红外法等。其中,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传感器因其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NAS-IR310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连丁传感研发的NAS-IR310二氧化碳传感器,基于非色散双光路红外(NDIR)技术,并依据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工作。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在通过CO₂气体时被吸收的特性,通过光谱分析实现对气体浓度的定量测量。
NAS-IR310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双光路结构设计,传感器内部设有两个独立的红外光通道:一个用于测量,一个用于参考。红外光源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后,分别进入这两个光路。在测量光路中,红外光穿过装有CO₂的检测腔,部分波长的光被CO₂吸收,吸收程度与气体浓度成正比。而参考光路中,滤光片仅允许不被吸收的光波通过,用于抵消光源波动、温度变化等外部干扰。
两个光路的信号分别被探测器接收,通过比对两路信号的强度差异,即可计算出CO₂的浓度。这种双光路结构有效提高了测量的抗干扰能力与数据稳定性。
高精度测量保障
借助参考光路的实时校正功能,即便在温度或湿度剧烈波动、光源老化等复杂环境下,NAS-IR310仍能保持±3%以内的测量误差,满足高精度监测的需求。
优异的稳定性表现
双光路设计显著降低了环境变量对测量结果的干扰,传感器的漂移现象被大大抑制。结合内置的自动校零算法,能够有效应对传感器在长期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零点漂移问题,从而延长使用寿命至10年以上,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
快速响应能力
NAS-IR310在结构上优化了检测腔设计,使红外光与气体的相互作用更加充分,从气体接触至数据稳定输出仅需数秒即可完成,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及时捕捉浓度变化。
广泛的环境适应性
该传感器具备全量程温度补偿功能,可在-40℃至70℃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相对湿度范围也覆盖0至95% RH(无冷凝),无论在严寒户外还是高湿温室环境中都能可靠运行。
多场景应用价值
凭借出色的性能,双光路红外CO₂传感器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
- 智能家居:可集成于空气净化器、新风系统中,用于优化室内空气质量。
- 农业种植:用于温室中CO₂浓度的实时监测,配合通风系统维持最佳种植环境。
- 工业生产:用于监测车间或反应罐中的CO₂浓度,以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
- 环保监测:可部署在城市或工业区,用于实时采集空气中的CO₂浓度,支持环境治理和排放控制。
NAS-IR310双光路红外CO₂传感器不仅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与快速响应能力,还能有效规避环境干扰,为多个行业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持。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持续进步,该类产品将在更多新兴领域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工业智能化和绿色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查看全文
作者最近更新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感知论坛



评论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