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拒绝撤出中国市场,或担忧中国服务器芯片加速成长

中国传动网 20220425

  • 服务器芯片
  • ARM架构
  • X86架构
英特尔CEO基辛格近期对M国有关方面提议退出中国市场说不,表示英特尔不会退出中国市场,此举或许在于Intel已对中国的服务器芯片产业成长有所担忧,害怕撤出中国市场反而会加速中国的服务器芯片产业发展。

  一、中国的服务器芯片全面开花

  目前中国已布局诸多服务器芯片架构,alpha、X86、ARM等芯片架构都有芯片企业研发并推出了相应的服务器芯片,全面布局这些服务器芯片架构,在于通过它们的竞争最终由市场决定更符合中国市场要求的服务器芯片。

  其中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华为海思在2019年推出的鲲鹏920就是ARM架构,依靠华为的服务器业务和云计算优势,鲲鹏920在国内市场已打开局面,此前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招标的服务器就有近两成市场份额给了包括华为海思在内的国产服务器芯片。

  在华为的鲲鹏920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正逐渐获得国内市场的认可,近期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也正式商用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倚天710,倚天710采用5nm工艺,性能方面进一步提升、功耗却进一步下降。

  ARM架构服务器芯片逐渐获得认可,在于ARM架构已在移动市场取得垄断市场地位,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生态恰恰阻碍非X86服务器芯片打开市场的最大阻碍,而ARM架构在移动芯片市场的生态减小了这种阻力。

  中国连续两家服务器芯片企业开发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抢占市场,这对于依靠X86服务器芯片占据中国市场的Intel无疑的较大的压力,在Intel的X86服务器芯片尚且占据近乎垄断优势的情况下,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可能会对Intel造成可怕的后果。

  二、Intel忧虑中国服务器芯片崛起

  Intel垄断服务器芯片市场已有近20年时间,近几年AMD在桌面PC市场崛起,但是同为X86架构的AMD在服务器芯片市场的进展都颇为缓慢,业界预期AMD今年或许能获得一成多点的市场份额,而Intel将依旧占据服务器芯片市场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非X86架构的服务器芯片曾多次发起挑战,不过它们都失败了,早在2014年Calxeda就推出了ARM架构服务器芯片,不过由于当时的ARM架构还是32位并且性能太弱,Calxeda出师未捷身先死;后来高通也曾推出ARM架构服务器芯片,然而不到一年时间就宣布放弃了。

  不过ARM阵营前赴后继,华为海思在2019年推出了ARM架构服务器芯片,依靠它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国内市场发展需要,华为海思在服务器芯片市场打开局面,再加上如今的阿里平头哥,ARM服务器芯片越加繁荣。

  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打破Intel的垄断,让Intel深感忧虑,因为服务器芯片如今已是Intel的关键业务,Intel希望依靠服务器芯片在未来的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Intel主动退出中国市场,无疑将为华为海思和阿里平头哥等中国服务器芯片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这将造成可怕的后果。中国芯片企业在服务器芯片市场如果取得更大的成功,必然会刺激全球更多ARM阵营的芯片企业研发ARM架构服务器芯片,造成群狼围攻Intel的局面。

  总的来说Intel希望继续留在中国市场是希望在无法阻止中国服务器芯片企业发展的情况下,至少减缓它们的成长,为Intel寻找应对办法提供更多时间,毕竟只有直面竞争才能找到更有效的办法,逃避从来就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传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非凡十年 | 希望森兰的十个维度
    中国传动网
    2022-10-21
  • 皮尔磁:灌装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中国传动网
    2022-10-18
  • 皮尔磁:安全小型控制器的新模块——紧凑且经济
    中国传动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英特尔发布第二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将进一步加强其数据中心领域的领导地位

    2020-02-26

  • Ampere发布首款80核ARM架构64位处理器Altra:号称比Intel性能更快123%

    2020-03-04

  • Marvell宣布7nm ThunderX3处理器

    2020-03-18

  • IBM公司正式推出首款7nm服务器芯片

    2020-08-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传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