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打出争议 市场监测或许应该离老百姓再近些

仪器网 20220429

  • 食品安全
  • 市场监管
  • 三无产品

  【仪器网 时事聚焦】最近,重庆一女士因为卖出的150份真空包装扣碗类熟肉产品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被买家举报“三无产品”,并且最后被判决退赔5万。而这件事情发生并在网络传播开来之后,一场关于三无产品的讨论随即展开。而在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认为这件事情涉及到“钓鱼打假”,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的舆论是站在这位女士身后的。自然,对于这件事情,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利去评判结果的好坏,但是我觉得就仪器人的角度,我可以由此切入和大家聊一聊市场监管这方面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看事件的本身,这件事件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三无产品”这个词上。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平台的不断涌现,物流技术的不断进步,网购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刺激了非常多互联网时代的“个体户”出现,他们通过网络出售他们的收益,以此来获取维持生活的资本。而这种特殊的模式其实自然而然地“培养”除了一批“三无产品”。由于是个人经营户,他们的产品很难像大品牌一样拥有一个系统的品牌和流程化的产品线,甚至手工制作的过程也限制了他们给产品贴上摆脱“三无”的标签,尽管这些产品在品质上是可能完全达标的。
 

  而从食品安全以及市场监管的指责来说,这些没有信息支持的三无产品无疑是存在安全隐患的,这点毋容置疑,放在传统市场上也必然会被有关机构责罚并下令整改。但是从互联网这个渠道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些其他的问题呢。事实上,互联网对于产品的监管本身就存在许多难点,而即便是有标签的产品,造假、虚标、假标签的问题同样屡见不鲜,以标签定产品好坏是不是本末倒置了呢?
 

  诚然标签对于产品来说是一张合格证书,但是从目前的互联网时代来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去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大众喜欢但是却没有标签的个人产品呢?
 

  所以我认为,从目前的市场监管来说,或许我们更应该积极地促进完善监管工作的落实,帮助哪些本身安全达标,但是缺乏渠道的个人产品走上正规的渠道,以改代责,同时加速监管网络的部署确保互联网在售产品的质量。此外,还应该针对恶性举报恶性打假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约束,不要让法律与权重的权利,成为一部分投机倒把的人谋利的工具。

查看全文

点赞

仪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黑黄金”来了!国产自研大丝束碳纤维投产实现自主可控
    仪器网
    2022-10-23
  • 2499万元!海南发布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
    仪器网
    2022-10-24
  • 2022年度项目指南: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
    仪器网
    2022-10-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福州开展燃油加油机检查保障市场计量秩序

    2020-03-25

  • 北京市消协建议:对违法带货主播实行市场禁入

    2020-06-22

  • 标签技术升级能有效防止汉堡过期等食品安全问题吗?

    2020-07-20

  • 标杆型家电品牌飞利浦登今年315家电质量处罚榜

    2020-07-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