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导师下稻田 实践可以出真知更可以出“好吃”

仪器网 20220428

  • 农业科研
  • 高校实践
  • 农产品创新

  【仪器网 时事聚焦】我们相信科学,因为科学从来不是纸上谈兵,它是通过不断的实践,一步步追寻整理,探究事物与事物之间规律的过程,是人们研究、创造出更有意义的成果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每一个学习科学、参与到科研中的人,都被要求去实践,都乐忠于去实践。
 

  如今正值学生放暑假的时候。对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是他们调剂状态,享受青春的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从事农业科研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在却是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专业实训的重要时间。
 

  例如西南科技大学水稻专业的学生,他们跟随自己的导师,在开学前就早早地下了稻田。而在田间,他们不但要亲自尝试播种、插秧、田间管理,还需要针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稻穗调查取样,撰写观察报告,全程参与并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尽管这个在燥热的天气环境下,下田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学生都为能参与到解决事关数十亿人民生问题的科学研究中而感到自豪。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而对于参与到农学类专业实践的学生和老师来说,下田不但是为了满足科研、技术学习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培养科研从业者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农业这份工作,对于自己的专业有自信,更愿意去努力收获新的成果。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农科院以及农业大学诞生的成果非常多,并且这些成果很多都并非高不可攀,甚至可以用接地气来形容,不少都可以动动手指轻松的从网上买到。
 

  说到这里,或许许多人会觉得,这些诞生于农科院以及农业大学的成果应该都是以农副产品为主,很难满足“手残党”和零食爱好者对于“好吃”的追求。但如果你这么想就错了,其实,从高校诞生出来的美食,不但种类丰富,而且涉及微波加热食品、零食、即食食品。
 

  例如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就将研究出来的玫瑰系列马铃薯与年轻人群体中颇有热度的零食——锅巴相结合,推出了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C、蛋白质的彩色马铃薯锅巴;扬州大学将花果与酸奶融合,推出了口味繁多的扬大酸奶系列;江南大学将研究成果与热议的代餐相融合,推出了好吃健康的速食魔芋面……
 

  结语:农科院以及农业大学的老师、学生、研究人员,用实践追求真知的同时,也给大众带去许多实惠好吃的产品。农业科研并非一件易事,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报考农业相关的专业,愿意在酷暑之下,下田实践,我们因为为他们感到自豪,向他们表示感激。

查看全文

点赞

仪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黑黄金”来了!国产自研大丝束碳纤维投产实现自主可控
    仪器网
    2022-10-23
  • 2499万元!海南发布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
    仪器网
    2022-10-24
  • 2022年度项目指南: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
    仪器网
    2022-10-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俄罗斯98%种植小麦由本国育种材料培育

    2022-06-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