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我们眼界 科学仪器让我可以看得更清楚

仪器网 20220429

  • 望远镜
  • 显微镜
  • 科学仪器

  【仪器网 时事聚焦】有时候,用科学的眼光看互联网的鸡汤文化,会了解到一些有趣的知识,也会引起一定的科学思考。就像近,一条“人的肉眼能看多远”的热搜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这条热搜的导语却是“你其实可以看得很远很远,千万别受到大脑的限制”,是不是一下子就很励志了?但是如果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你知道人的肉眼能看多远吗?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因为问题本身就不完整。要想定义肉眼的可视距离,首先要明确目的是“看到”还是“看清”,其次要控制变量——就好像古诗里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肉眼能看到的极限距离与观测者所处的高度、观察路线的纯净度、观测目标物体大小、物体本身的亮度或者其反射的亮度等都有联系。
 

  举个简单的例子,白天我们抬头,可以看见太阳,夜晚如果天空干净无云,我们还能看到星星。而学过科学的人都清楚,星星也好,太阳也好,都是自身发光发热的恒星,并且即便是离我们相对较近的太阳距离地球也有超过1亿公里(1.496×10⁸千米)。当然如果我们以更加学术的思维去看的话,其中还牵涉到光的传播速度等问题,这里就不深入了。
 

  因此,关于“人的肉眼能看多远”这个问题,即便找遍全网络也很难找到一个合理且大众都能信服的结论,但换个角度在看,是不是说这个问题就没有深入的价值了呢?自然也不是,事实上,比起“能看多远”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如何看的更远”。
 

  不少科学杂志在谈论人眼的时候都喜欢用“超级相机”来形容它,而客观的来看,眼睛和相机在成像原理上也的确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如果从“性能”上来说,眼睛在对焦速度与像素上就远超相机了。但是即便如此眼睛与相机相比,却也存在一个缺陷——焦段。人眼的焦段是固定,而相机可以通过替换镜头来实现不同焦段的成像需求,而焦段的改变会影响相机的对焦距离与成像锐度,既实现又远又清晰的成像。
 

  那么人眼是否有办法实现焦距的改变呢?有,那就是望远镜。望远镜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家族,分类依据以十分复杂,可以以单筒和双筒画风、也可以根据成像原理划分,还可以根据使用目的以及精度划分。但无论是用来观察动物的望远镜还是用于观测银河、星系的望远镜,它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在能力范围内让使用者看的更远更清晰。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望远镜的技术发展也决定了人眼能够看请的远距离。但是出于对于“遥远的未知”的憧憬,人们在望远镜,尤其是天文望远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去发展技术。
 

  不过科学仪器给我们观测上带来的改变也不仅仅是让我们看的更远那么简单,例如显微镜就让我们闯入了微观世界,看清楚肉眼无法察觉的细节。所以说,有时候开阔我们眼界的,或许正是那些精妙的科学仪器。

查看全文

点赞

仪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黑黄金”来了!国产自研大丝束碳纤维投产实现自主可控
    仪器网
    2022-10-23
  • 2499万元!海南发布2022年“揭榜挂帅”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
    仪器网
    2022-10-24
  • 2022年度项目指南: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先进制造及故障诊断科学基础
    仪器网
    2022-10-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人造卫星阻碍望远镜观测 已有天文台因此受损

    2020-03-09

  • 显微镜揭示舌头上的五彩微生物

    2020-03-31

  • 欧洲航天局关闭部分探测器对太空任务有何影响?

    2020-04-01

  •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利用高科技折纸技术“钻”进火箭

    2020-05-1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