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支付+聚合支付,移动支付迎来新形态

机械设备之家 20220430

  • 生物识别技术
  • 刷脸支付
  • 聚合支付
正确认识人脸识别技术并制定行业规范,对于支付行业技术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未来移动支付有望形成刷脸支付+聚合支付的新形态。

  移动支付如今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给人们带来了快速、便捷的购物体验。国内的电子支付目前主要还是支付宝、微信。支付宝从购物入手、微信从社交切入,二者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2010年被称为扫码支付元年。这一年,支付宝推出了二维码扫码支付。此后扫码支付成为了人们日常的支付手段,一时间大街小巷上遍布二维码的身影。此后,刷脸支付也迅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日常使用时,扫码支付已经能满足大部分使用场景的需求,而对权限要求更高、隐私性更强的刷脸支付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央视和各地新闻节目组曾经走街串巷进行调查,得出了“安装刷脸支付系统商家不少,使用并不频繁”的结论。
 

  刷脸支付依托的是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需要对人脸的特征进行准确识别,然后将生物统计学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再通过图像技术处理来提取视频中人脸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生物统计学技术,构建数学模型,即可获得人脸形态的模板。通过比对判断二者是否为一人。
 

  刷脸支付方便快捷,在完成人脸识别后无需再输入密码。另外相较于功能较为单一的扫码支付和刷脸支付。聚合刷脸支付能够迎合市场需求,并且成本低廉,支付便捷,深受商家跟消费者的喜爱,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聚合支付终端有望会进一步发展。一些聚合刷脸支付终端具备金融级别的3D结构光摄像头,支持支付宝、银联刷脸支付、扫码支付,甚至可实现二代身份证和NFC卡识别,让刷脸支付和身份识别更安全。
 

  当然刷脸支付在提升支付服务便捷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一是信息泄露风险。不法分子可通过远程、非接触方式,在公共场所非法批量获取用户人脸信息,轻易绕过认证系统,危害程度较大。二是假体攻击风险。不法分子通过照片、视频、高仿面具等手段,仿冒用户人脸。系统无法识别真伪。三是非授权支付风险,即通过远程、非接触方式,在用户本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无声无息”地获取用户的人脸信息,一旦手机号码泄露,“隔空盗刷”现象就极易出现。
 

  有些门店使用“无感式”人脸识别技术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采集消费者人脸信息,分析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心情等,进而采取不同营销策略。这引发了部分人士对隐私泄露的担忧。但发展移动支付也不可因噎废食,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用以规范刷脸支付行为,防治非法采集用户人脸信息。
 

  从本质上来说,技术只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元素,它起作用的好坏,取决于社会对其如何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同样如此,正确认识人脸识别技术并制定行业规范,对于支付行业技术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未来,移动支付有望形成刷脸支付+聚合支付的新形态。
 

  原标题:刷脸支付+聚合支付,移动支付迎来新形态

查看全文

点赞

机械设备之家

作者最近更新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助力汽车芯片研发应用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1
  • 工信部:到2025年,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机械设备之家
    2024-01-12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专家网谈静脉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2019-07-21

  • 美军开发新技术:利用红外激光技术探测心跳

    2019-07-18

  • 高通推出新一代超声波指纹传感器3D Sonic Max

    2019-12-04

  • 智能家居安防第一道防线:指静脉智能锁

    2020-02-28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机械设备之家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