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防疫攻坚战”,国产防疫机器人显神威

电子技术应用 20220430

  • 机器人
  • 医疗健康
  • 智能消毒

  从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战争所指对象便不再限制于人或动物之间。当眼下诸如“抗疫”或“战疫”类的标语时而出现,人类与病毒的对抗更是一场战争。

  如今,处在抗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不再是“单打独斗”,一大批商用机器人走入防疫一线,成为了人类战胜疫情的“新型武器”。在抗疫“战争”中,智能机器人显示出四大优势:

  一是机器人在杀菌消毒、安防测温等方面全天候执勤,缓解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以便他们投入到更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领域中;二是推动“无接触智能诊疗”,避免了医患交叉感染;三是降低失误率,钟南山院士就曾指出,机器人能“提升生物样本采集的规范性、保证样本质量”;四是社交机器人可缓解因疫情隔离而造成的老人等独居人群的寂寞感。

  因此,智能机器人与医疗技术的有效结合能达到科学抗疫“1+1≥2”的效果,具有极广的应用前景,我国为何有能力将商用机器人大规模应用在抗疫一线?抗疫大战,机器人的加入又将怎样改变战局?

  早在武汉疫情期间,包括钛米机器人、普度科技、优必选科技等机器人研发企业便纷纷加入到抗疫一线当中。其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送药/送餐机器人、导医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心理辅导机器人以及扫地机器人。在2022年的上海防疫攻坚战当中,商用机器人已然成为当地防疫工作的主要力量。截至目前,包括钛米机器人与擎朗智能生产的消毒机器人;YOGO的配送机器人;艾利特的协作机器人,以及行深智能研制的物流机器人等大批智能商用机器人已经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当中。

  除了消毒效果显著,机器智能效率的效率也远高于人工。上海本轮疫情所遭遇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亚型,具有隐匿性强、传播力强等特点,对医院环境的消杀提出了更高难度和更高频次的要求。传统高强度消毒工作十分耗费人力,为本就吃紧的医院人力提出极大挑战。而采用擎朗智能消毒机器人作业,不用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不用担心成为病毒载体,只需??15 分钟即可完成??1000㎡的消毒杀菌工作。同时,消毒机器人还可以在消毒完成后,自动储存至云端平台,完整记录消毒程序。其本身带有自主乘梯的功能,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除了这样实地参与抗疫一线工作的机器人外,还有着无接触的AI智能语音机器人支持着前期排查工作。而资本也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赛道,今年以来,云启资本、联想创投、经纬创投、高瓴创投、惟一资本等主流VC都纷纷出手,就连碧桂园、格力、大疆等产业资本也按奈不住对机器人的热情下场竞逐。

  据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39亿元,2016-2023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8.3%。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445.7亿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302.6亿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90.7亿元。此外,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显示,目前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渗透率仅为3%-5%。

  就在上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超能机器人完成1000万人民币战略融资,由财信创投、沪鼎基金投资。湖南超能机器人是一家“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重点布局大健康、大安防两大领域。目前已研发出10余款全国首创的机器人产品。

  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对媒体表示,从性能、成本两个维度来看,机器人对人的替代,至少在未来20-30年,它的确定性是非常高的。这也是我们在机器人赛道押注的底层框架。翻看机器人创业公司的团队,不难发现其核心技术合伙人都有高校背景,从实验室到场景落地的商业转化也是机构在投资前的一个重要判断,但可以发现随着场景多元化的完善,机器人也将会从目前的单一作业向全领域拓展。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最近更新

  • 核心IP的技术进步加速卫星导航芯片融合创新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 英飞凌发布ModusToolbox™ 3.0,通过支持同步调试简化双核应用的开发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20
  • ASML:继续供货中国!ASML是欧洲公司,DUV光刻机不受美国影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未来高端惯性传感器市场将借机器人和工业应用迎来新增长

    2018-12-07

  • 本田将在CES展出自动驾驶作业车和机器人新品

    2018-12-14

  • Velodyne推出针对自动驾驶中端应用的新型激光雷达

    2019-08-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技术应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