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韦尔将推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

枭枭 20200304

  • 霍尼韦尔
  • 量子计算机
  • 量子体积
2020年中期,64位元量子计算机将首次亮相全球。

  近日,霍尼韦尔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声称它将在未来三个月内推出全球功能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其量子体积至少为64,是目前最佳系统的两倍。

  量子体积是对量子能力的一种度量,不仅考虑了量子位,还考虑了量子位的连通性和低错误率。它可测量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表明由量子计算机解决的问题的相对复杂性。


  霍尼韦尔展示了其量子电荷耦合器件(QCCD)架构,这是在加速量子能力方面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该公司还宣布,未来五年其计算机的量子量每年将增加一个数量级。

  这意味着他们将在2025年拥有一台被困的离子量子计算机,其量子量为640万。这将是实现量子计算机功能的一条比IBM预测的更好的途径。IBM预计2025年的量子量将达到1000,而2030年将达到100,000。如果霍尼韦尔能够交付,那么到2022年这将意味着功能强大的系统比IBM到2026年的预期要多。


IBM对2030年量子计算机功能的旧预测

  霍尼韦尔的量子计算机使用陷离离子技术,该技术利用众多单个的带电原子(离子)来保存量子信息。霍尼韦尔的系统施加电磁场来保持(捕获)每个离子,因此可以使用激光脉冲对其进行操纵和编码。

  与不直接使用原子的替代量子位技术相比,霍尼韦尔的俘获离子量子位可以统一生成,并且具有更好理解的错误。这些高性能的操作需要跨多个学科的丰富经验,包括原子物理学,光学,低温,激光,磁学,超高真空和精密控制系统。


  此外,为了加快量子计算的发展并为客户探索实际应用,霍尼韦尔的战略风险投资部门霍尼韦尔风险投资公司对两家领先的量子软件和算法提供商Cambridge Quantum Computing(CQC)和Zapata Computing进行了投资。Zapata和CQC都通过引入大量的跨垂直市场算法和软件专业知识来补充霍尼韦尔自己的量子计算功能。CQC在量子软件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化学,机器学习和增强型网络安全领域的量子开发平台和企业应用程序。Zapata为各种行业和用例创建企业级的,具有量子功能的软件。

  同时,霍尼韦尔还与摩根大通建立了合作关系,使用霍尼韦尔新的量子计算机开发量子算法。

  在量子计算领域,霍尼韦尔已深耕多年。该公司于2018年首次宣布了其量子计算的努力,但十年前已经奠定了基础。去年年底,这家企业集团宣布与微软建立合作关系,以通过Microsoft Azure Quantum服务访问其量子计算机。如今,霍尼韦尔(中国)拥有一个由10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和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致力于提高量子量并解决整个行业中的实际企业问题。

  但是,对于量子计算,目前仍只是摸索,距离落地应用,只怕还有一段时间。而且不相信量子计算机能成功应用的也大有人在。

  2019年10月,谷歌制造的一台“西克莫(Sycamore)”量子计算机,声称超越了传统计算机实现量子霸权,而隔日IBM投书称该计算机是宣传性哗众取宠产品,运作方式依然没有超出目前量子科技范围,其只在特定条件特定问题下的一种实验问题结果。而传统计算机只要更换算法就能达到同样效果,成本还更低、正确率更高。

  这被科技期刊称为“量子门”争议事件,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理论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阿伦森(Scott Aaronson)则保守中立认为,虽谷歌成果实用有限“但假设它是成立的,那么科学象征成就是巨大的。”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物理学家米歇尔·迪亚科诺夫(Michel Dyakonov)在2019年年底则对CNET表示,他不相信量子计算机将变得实用。

  对“至高无上”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的,更多地属于炒作而不是科学。请向我们展示一个基本的量子计算器,它可以做三乘五或三加五。

  从1982年费曼提出利用量子体系实现通用计算的想法距今,量子计算机仅仅经过38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包括量子计算机D-Wave的出现、四量子比特型电路的开发、硅量子闸的面世、英特尔量子芯片的制造和谷歌西克莫的成功实验等等。而在全球各大科研和科技巨头的持续研究下,假以时日,谁能断言量子计算机不会走入寻常百姓家呢?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传感器专家网一直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最新调控与安排,为更好的服务相关企业,在疫情期间,传感器专家网免费发布企业相关文章,免费成为传感器专家网认证作者,请点击认证,大家同心协力,抗击疫情,为早日打赢这场防控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枭枭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资深记者,传感器专家网专栏编辑。

作者最近更新

  • 软传感器技术是什么?
    枭枭
    2021-07-05
  • 一家日本工厂,竟是全球芯片荒的“元凶”?
    枭枭
    2021-06-23
  • 国产压力传感器的艰辛发展历史
    枭枭
    2021-06-21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传感器观察:对台军售引发制裁恐慌,美企高调回应

    2019-07-17

  • 手机信号及WiFi或致部分波音飞机坠毁?霍尼韦尔发长文回应

    2019-07-25

  • “口罩制造商”霍尼韦尔:3个月内将发布最强量子计算机

    2020-03-06

  • 到2027年,全球医用微机电系统(MEMS)市场将超183.192亿美元

    2020-03-3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枭枭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