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涨价,终究是锂电池企业扛下了所有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505

  • 锂电池
  • 动力电池
  • 碳酸锂

    近日,锂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发布了自己的di一季度财报。在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需求大幅拉升的情况下,锂矿企业与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均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大幅增长。而锂电池企业却出现了营收同比增长100%~200%,净利润同比下滑20%~40%的情况。
    原材料企业大幅增收,电池企业增收不增利。自去年年末以来的锂、钴、镍等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负担,终究是由电池企业承担了下来。

 

    数据来源:企业di一季度财报
    议价能力弱,受上下游双向挤压
    原材料供应商供不应求,下游车企姿态强势,电池厂商议价能力弱。这是原材料大幅涨价成本由锂电池厂商承担zui为关键的原因。
    2021年,quan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108%。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24.6万辆,同比增长75.3%。下游需求的大幅提升促使新能源电池厂商纷纷扩产。以锂电池供应商蜂巢能源为例,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凌峰600”战略,宣布将2025年quan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2021年,蜂巢能源公发布七次扩产消息,总投资额达到776亿元,在建产能超过300GWh。
    今年以来,我国电池厂商投资扩产热度高涨,di一季度锂电池投资额度超过2091亿元,总计计划扩充产能达到579GWh。而2021年整年,我国动力电池的产量也仅为219.7GWh。赛迪顾问gao级分析师杨婷婷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电池企业加速扩产,提升了企业成本,这也是多家企业di一季度利润呈同比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

    电池厂商的大幅扩产带来锂原材料与动力电池之间严重的供需失衡。
    “电池的扩产需要9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但锂矿的扩产需要15到24个月。”一旗力合副总经理肖太明这样说道。
    对于电池企业来说,资金供应是扩产的zui重要条件。但对于锂矿企业来说,锂矿产能的提升并非易事。某锂矿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对于锂矿企业等大宗产品供应商来说,产能的扩充是缓慢的。一来受制于矿产产能扩充本身需要的时间的影响,二来也受制于国家对企业采矿证照规定产能的约束。
    根据集邦咨询锂电池分析师曾佑鹏测算,2021年,锂电池所需的zui为关键的原材料碳酸锂的需求为56.7万吨,而产能为55.4万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需求继续扩充,便导致了去年年底到今年3月底出现的价格猛涨情况。

   

    数据来源:集邦咨询
    作为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重要原材料,钴、镍的需求热情同样高涨。曾佑鹏表示,至2025年,电池领域对钴的整体消费需求将达到19万吨,其中动力电池用钴需求将达到13.6万吨。尽管动力电池厂商正在追求低钴化,寻找无钴电池材料替代方案,但随着电动汽车产销量的高速增长,钴需求也将持续快速增长。对于镍金属来说,虽然quan球镍供应整体较为充足,但曾佑鹏表示,在新能源汽车用镍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电池用镍的供应会出现结构性紧缺。
    原材料需求市场高温不降,原材料产能扩充难度大、周期长,将使得原材料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电池厂商虽有意于压价,但基于市场供不应求的状况,难以从原材料供应商方面争取到降价空间。
    从上游争取降价难,从下游争取抬价也不易。
    “车企本身对材料成本的把控要求更高。虽然市面上的汽车品牌已经逐步涨价,但汽车涨价将明显影响汽车销量。”杨婷婷表示,“电池厂商的动力电池议价能力明显低于3C产品和储能产品。”
    对于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来说,取得客户意味着取得一切。当前,正处于动力电池市场扩张期,稳定的市场竞争格局并未形成。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抢占市场份额是首要任务。肖太明表示,从近几年动力电池厂商的装机量pai名来看,虽然国内前十名企业已基本固定,但其市场pai名仍在持续变动过程中,这就说明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仍未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动力电池企业宁愿承担短期亏损,也要维持与车企的良好关系。
    “短期内承担亏损,但长期来看,当原材料价格恢复到正常水平,电池企业便能够享受到市场份额带来的红利。”某锂电池产业链企业代表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原材料降价难,电池企业需觅新出路
    四川、江西锂矿石,青海、西藏盐湖是我国锂原材料的重要供应地。曾佑鹏估计,2022年,我国锂矿石来源碳酸锂产量将较2021年增加5.3万吨,盐湖锂矿产量将较2021年提高0.9万吨。然而,我国约65%的锂原料依赖于海外进口。这意味着我国在锂原材料方面定价能力低,锂价变化程度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外市场。再加上海外来源锂原材料供给会受到海运效率、出产国劳动力等情况影响,其价格变化又多了一重不确定性。
    微信截图_20220503164549.png
    曾佑鹏表示,锂本身是一种周期性产品。他认为,高昂的锂价不会长期持续,锂价格中将会回归正常水平。他表示,到2023年,市场上的碳酸锂将会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锂原材料价格很难短期内回归。
    为了破除受价格波动影响可能出现的生产受损,电池企业与车企深度绑定是降低企业风险的典型举措。吉利的动力电池布局覆盖原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等,并与宁德时代、LG化学、孚能科技、欣旺达、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企业实现了深度合作。吉利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更是从2018年底便开始,双方合资成立时代吉利,生产动力电池,主要配套吉利、领克等品牌新能源车型。今年3月24日,上汽集团与青山集团合资成立赛克瑞浦和瑞浦赛克电池及系统项目正式签署。
    向上游拓展也是电池企业降低风险的发展方案。4月20日,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购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简称“枧下窝矿区”)(含锂)探矿权。今年年初,比亚迪中标智利锂矿开采权。
    肖太明称,不论是向原材料拓展还是向车企拓展,电池企业总要“靠一头”,才能够zui大程度保障自身的供应安全。
    杨婷婷称,当前市场状况下,电池企业要想扭亏为盈,拓展国际市场不失为一条发展思路。举例来说,从鹏辉能源2021年年报情况来看,境外利润占到总利润的22.6%。她表示,一方面,出口业务带来的利润率更高;另一方面,海外电池企业的竞争压力更小些。
    肖太明也为电池企业提供了几条破局建议:di一,供应商要尽可能增加产能,提高价格谈判话语权。第二,厂商尽量与上游签订长期供货协议保障供应量,同时与下游厂商签订允许价格波动的协议,以应对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这样一来,中游电池厂商便能够向外传导一部分原材料价格变动压力,降低风险。

查看全文

点赞

维库电子市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瑞萨电子推出功能强大的RZ/A3UL MPU,支持RTOS并可实现高清HMI和快速启动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8-07
  • Microchip推出SAM9X60D1G-SOM,扩大了基于MPU的系统级模块(SOM)产品组合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8-09
  • EPC推于市场上具有最低导通电阻的100 V耐辐射晶体管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8-0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比亚迪“刀片电池”汽车有望于今年6月上市,会不会再次引起业界争议?

    2020-02-21

  • 动力电池市场远景可期,属于宁德时代的大幕开启?

    2020-02-28

  • 技术突破带来产能逆势增长

    2020-03-04

  • LG化学2亿元收购工厂以扩充波兰电池工厂产能

    2020-03-1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维库电子市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