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星新发现:火星充满“火星震”、尘暴和神奇电磁脉冲

西贝网 20200304

  • 气象传感器
  • 磁力计
  • 地震测量仪
此外,“洞察”号的气象传感器已检测到数千个旋风,获得的数据远超此前所有火星探测器。


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团队日前发表一组论文,展示了“洞察”号登陆火星一年多来的新发现。探测成果显示,火星是一个充满“火星震”、尘暴和神奇电磁脉冲的星球。这组论文共6篇,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和《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根据论文,“洞察”号的初步发现显示,火星上有来自遥远而神秘来源的“火星震”,局部表面有强烈的磁力信号,以及特殊的大气运动。

据介绍,迄今任务团队已通过地震测量仪“听”到距离“洞察”号数百至数千公里外的450多个震动信号,其中绝大多数可能是“火星震”。“火星震”比科学家预想的更频繁且更温和。由于火星震波的传播会受介质影响,科学家可以由此研究火星内部结构。

“洞察”号搭载的首部火星磁力计发现,“洞察”号着陆的陨石坑——霍姆斯特德山谷的磁力信号比之前根据火星轨道飞行器对该区域的研究数据预测的强10倍。

论文作者之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凯瑟琳·约翰逊说,由于“洞察”号着陆地的大多数表层岩石太年轻,未被火星原磁场磁化,因此这一区域的超强磁场肯定源自地下深处的古老岩石。研究人员将根据测力计数据与地震学和地质学的信息,研究火星深层的磁化层强度。

此外,“洞察”号的气象传感器已检测到数千个旋风,获得的数据远超此前所有火星探测器。据此,研究人员认为“洞察”号着陆点的尘暴现象比此前其他火星探测器的着陆点更为频繁,但至今“洞察”号的相机还未能捕获到尘暴画面。

任务团队表示,“洞察”号的任务期是一个火星年(约687天),接下来“洞察”号将继续探索火星“内核”,其搭载的“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将通过记录火星摆动状态来探测火星“内心深处”究竟是液态还是固态。

“洞察”号于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艾利希平原成功着陆,执行人类首次探究火星“内心深处”的任务,其搭载的科学仪器包括地震测量仪、温度测量装置、“旋转和内部结构实验仪”、气象传感器和磁力计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荷兰鹿特丹港正在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实现港口的高效运营

    2018-12-06

  • 环境监测传感器在国外生态观测站中的应用

    2019-07-17

  • MIT在芯片上打造量子传感器 或将取代GPS

    2019-10-30

  • 压力传感器等仪器助火星车监测火星内部环境

    2020-02-2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