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爬上了长江大桥,身怀哪些“绝技”?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509

  • 智能检测技术

 新华社武汉5月8日电(记者熊琦)7日上午,在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的斜拉索上,一台机器人正快速爬行。一旁的人行步道上,一名技术人员通过监测终端清晰记录下拉索内部钢丝的健康情况,仅仅10分钟,一根300米长的斜拉索检测完毕。这是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最新研发的第六代“探索者”号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在跨长江桥梁上的首次应用。

5月7日,技术人员在操控第六代“探索者”号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桥梁拉索由成千上万根钢丝组成,钢丝是否损伤,直接关系桥梁安全。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桥梁健康监测中心副主任江淦介绍,过去人工检测斜拉索,需要将载人吊篮沿钢索拉上桥塔,一根200米长的拉索检测,需要两三个人花费半天时间完成。不仅极具风险、影响正常交通,还无法检测索内损伤。如今,通过最新一代检测机器人,一两名技术人员只需10分钟即可完成一条钢索的检测,同时覆盖了索体表层和内部的损伤探测,大大提高了桥梁检测速度和精度。

“这个机器人仅有30公斤,比上一代机器人质量减轻了一半多,速度提升了40%,每次检测就像在给拉索做‘核磁共振’。”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新技术所所长王翔说,机器人采用先进的CCD技术和工业摄像镜头,在高速运动过程中也能高清成像,其电磁探伤无损检测系统,可以对拉索内部钢丝缺陷进行高精度无损探伤。机器人还实现了全时六驱、爬升返回、自动导航、定向定位等功能,确保了高空检测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5月7日,第六代“探索者”号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正对拉索进行检测。(受访者供图)

“探索者”号桥梁拉索智能检测机器人是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桥梁智能检测新技术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自2012年国内首台“探索者”斜拉索检测机器人问世以来,在100余座跨江、跨海大桥工程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已更新至第六代产品。据介绍,其大规模应用将促进我国桥梁检测评估技术的进步,助力中国“桥名片”走向世界。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机器人取代人工吊篮作业,10年检测全国百余座拉索桥 第六代“小黑虫”检测200米钢索只需10分钟

    2022-03-29

  • SICK推出智能解决方案,用于在输送和包装机上安全区分和识别物体

    2022-04-23

  • 575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受理成果(企业)公示

    2023-04-18

  • 劳动节特供 | 职场老黄牛必看!偷懒指南

    2025-04-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