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20年楼宇自动化产业的五大趋势为何?

控制工程网 20200305

  • 网络安全
  • 物联网
  • 智能照明
受益于技术的演进,尤其近年来新兴IoT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楼宇自动化产业带来脱胎换骨的蜕变,有许多革命性发展与应用。

  楼宇自动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都知道,必须满足建筑物中使用者对于办工、商业或公共环境的期望,并符合最新的全球绿色建筑要求。受益于技术的演进,尤其近年来新兴IoT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楼宇自动化产业带来脱胎换骨的蜕变,有许多革命性发展与应用。台达楼宇自动化团队与全球子公司综合长期产业观察与专业实务经验,归纳出影响2020年楼宇自动化、照明、安防等跨领域的五大趋势,带动实现以人为本、舒适和具永续性的楼宇环境。

  1. 物联网整合的楼宇自动化管理

  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和物联网服务的多样性,传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正逐渐成为以物联网为集成基础的平台,可以融合从建筑设备中收集的大数据,例如操作性能分析,可应用在更进阶的楼宇自动化应用。

  我们可预期这趋势将在2020年持续影响产业。根据Garner在2019年8月的预测,在企业和汽车物联网市场,2020年终端设备将增长到58亿,较2019年成长21%。在所有类别中,楼宇自动化是成长最快的市场,成长率达42%*。物联网应用增加,将推动标准化物联网协议与数据共享到更大的数据库。

  2. 网络安全

  在全面IP化通讯网络、采用物联网技术管控楼宇的趋势下,开拓了楼宇自动化集成与功能新的可能性。然而,随着以云端为基础的应用日增,业主、建筑管理者以及IT专业人员需要共同合作,以创造具高度安全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基础设施。对于楼宇自动化系统与IP安防网络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将是所有相关产品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以IP为基础的楼控系统与安防网络中,更快速的应对各种威胁,并大幅减少网络风险。确保安全性的有效方式包括在控制器中实行VPN通道与传输级安全防御,例如TLS或通过特定网关的独立网络。同时,楼宇自动化方案供货商已经开始与网络安全服务供货商合作,从产品设计到韧体开发加强网络安全性,并减少安全漏洞。

  3. 机器学习进入边缘装置

  深度学习已开始进入边缘装置。对于任何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来说,透过适当的分析与度量标准,充分了解使用者的需求与行为,变得非常重要。利用具弹性化、易于使用的感测数据达到更能集成的自动化应用,已是楼宇自动化产业的热门话题,系统可藉由深度学习了解人员身分。

  在未来几年中,边缘到核心处理的开发将会更普遍。如此一来,功能更强大的边缘装置将有助于分散所需的工作负载。

  4. 更多加值应用的智能照明

  现今的智能照明已不只是自动开关达到节能,而是进一步透过情境设计或支持昼夜节律照明控制,打造更舒适的光环境。

  照明结合无线通信支持,可成为建物中的通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有关用户的行为、地点或互动的数据可以传送到云端作分析,并且依照分析结果实行控制策略。

  5. 以人为本的解决方案无所不在

  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自动化无疑是未来几年的趋势。工作环境、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环境必定会以确保人们身心健康为设计核心。未来将会有更多用户介面应用,用户可与系统互动,并透过开放性的标准与潜在的第三方分析系统共享数据内容。可预期未来会有更多以分享个人喜好的楼宇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进入市场,利用无线通信连接其他个人化系统。

  综上所述,这五项趋势将在可预见未来创造更多机会,会有更多突破性、前瞻性的智能建筑概念的应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控制工程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工业机器人在2021年将有这六大发展趋势
    控制工程网
    2021-02-24
  • OPPO科技园数字化配电解决方案:助力5G移动终端发展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 工业互联网创新正处于领跑关键阶段
    控制工程网
    2021-02-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诺基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传感系统

    2018-12-06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控制工程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