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dyCode系统:可利用糖果装饰品来判断药品是否为真品

西贝网 20220510

  • 图像识别
糖粒装饰品可能会使甜点变得更加有趣,但一位美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可能对它们更有价值的用途。他的CandyCode系统有朝一日可能会被用来确认所谓的真药实际上不是假药。

虽然我们已经听说过一些药品防伪措施,但许多建议的技术涉及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中一些实际上还需要改变药物。为此,来自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William Grover教授着手开发更简单但同样有效的东西--CandyCode就是这样的结果。

该系统包括在单个药丸上涂抹食品级粘合剂,然后在这些药丸上撒上各种随机的多色小糖珠。然后对每颗药丸进行拍照并将其图像数据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

当消费者随后想要检查他们的药物是否是真实的,他们首先要用他们的智能手机拍下其中一个药丸的照片。然后他们需要访问一个在线门户网站,在那里可将照片跟药物公司服务器上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跟药片的特定颜色组合和喷撒图案相匹配,那么消费者就会被告知该药片是正品--但如果没有找到匹配,他们就会被警告说这很可能是假药。

当然,听起来拍摄最初的照片将是一项大量的工作,并且储存这些照片也需要大量的内存。不过Grover指出,许多制药厂已经使用了质量控制系统,每颗药丸在传送带上经过时都会被成像。

此外,他指出,如果每颗药丸的撒落图案被存储为一组基于文本的字符串--而非原始的照片文件--那么理论上,一家公司有可能为地球上的每个人生产4100万颗药丸,但仍能识别这些药丸中的每一颗。

在对这一概念的测试中,Grover共拍摄了120个撒上巧克力糖的照片,每组12个。每颗糖果上平均有92颗塘珠,总共有8种随机混合的颜色。

图像信息则被储存在一个数据库中,其中每颗糖果的撒落图案都会被转换为文本字符串。即使在糖果被敲打了一下--以模拟运输和处理的严格要求后,人们发现随后拍摄的糖果照片可以很容易地跟数据库中的字符串相匹配。

更重要的是,在试验将塘珠撒在泰诺药片上时,Grover还发现了CandyCode系统的一个额外好处。“根据经验,我发现CandyCoded的药片比普通药片更容易吞咽,这证实了Mary Poppins关于糖和药物之间关系的经典观察。”

据悉,该研究报告已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 梦天实验舱本月发射 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收官阶段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不止用手才能打字,用脸也行

    2022-04-15

  • 图像识别型"智能无人收银系统"的应用化实验

    2022-04-19

  • 人工智能帮助野生动物保护工作

    2022-04-21

  • 大连智能机器人自主完成带电线路“微创”作业

    2022-04-2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