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探索发展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改造 增收有新招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516

  • 数字乡村
  • 智慧养殖
  • 农产品电商

   工业品下乡,在家门口签收新型生产工具;渔场信息上“云”,海上养殖有了新方式;电商快速发展,农产品源源不断出村进城……多地着力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进一步赋能乡村振兴。

 

  农机网购 直达家门

 

  “多亏这新装备,900亩小麦的喷洒作业,两天就完成了。”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张相村东南边的麦田里,种植大户郑森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

  受去年秋汛影响,郑森种植的强筋小麦早期苗情长势不好,需要喷洒营养液。900亩小麦,至少要十几个人用半个多月时间才能做完。“可以买个无人机呀,作业非常快。”张相村快递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侯立军提醒他。

 

  “下单不到3天,小侯就把无人机送到了我家。”初次网上购买农机的体验让郑森十分惊喜,“以前取快递得走10多公里到县城,个头大点儿的机械很难运回来,现在直接送到家门口。”

 

  为破解快递下乡进村及末端配送难题,南和区分批次在县(市、区)建设服务中心、乡镇建设配送中心、村建设服务站,目前已经实现行政村电子商务全覆盖。

 

  得益于村快递服务站的设立,越来越多的村民养成了网上购物的习惯。“村民会在网上买电器、家具,买小型农机,生活越来越便捷。”侯立军说。

 

  为进一步提升村民网购体验、丰富农村消费内容,近年来,南和区通过发放政府补贴、免费配备基本设备等举措,积极引导城区商超、品牌店等通过电商下乡进村。目前,全区共有8家大型超市、1家百货商场、14家电器门店、两家家具企业提供线上服务。“我们将研究出台更多鼓励性措施,进一步畅通工业品下乡的环节,将更多更好的品牌商品销往农村。”南和区发改局副局长武志敏表示。

 

  海上牧场 “云上”管理

 

  从枸杞岛山顶俯瞰,渔舟穿梭在海面,养殖贻贝的浮子如繁星点点。这里是嵊泗列岛最东端,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枸杞乡,贻贝养殖面积达1.68万亩。

 

  “过去,想养好贻贝可不容易咧。台风过后,我们总要着急下海查看受损情况。”干斜村贻贝养殖大户袁其国回忆,“桁地大多紧挨着,台风一过经常发生哄抢事件,大家都认为贻贝刮到谁家就是谁的。”

 

  “贻贝养殖桁地管理粗放、养殖船只监管难、无序扩张导致品质受损等问题,都影响着枸杞乡贻贝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枸杞乡养殖办主任罗存国说。

 

  为破解养殖产业无序化发展困局,解决海上纠纷等难题,2020年,枸杞乡开始探索“海上牧场”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这些密密麻麻的红色小方框,每个代表一户,点开就可以看到每块桁地的养殖户、面积、经纬度等信息。”在贻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应世杰指向大屏幕介绍,这个集海水监测、海上监控、无人机航拍、5G传输、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赋予养殖海区、桁地及渔船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实现24小时数字化监管。

 

  “有了这个平台,查看自家养殖桁地方便多了。现在台风过后,我都是先来中心看看。”袁其国说。

 

  去年,枸杞乡升级了智慧养殖的“2.0版本”,对1.68万亩养殖桁地、782艘养殖船只及591户养殖渔民户编号、配对,形成一张全新的“数字地图”,实现养殖海区动态监管全覆盖。去年底,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一批210家数字农业工厂(含数字农场、数字牧场、数字渔场),枸杞乡数字渔场就在其中。

 

  “有了各项数据精确指导,之前很多养殖难题得到解决。2021年全乡贻贝总产值达1.86亿元,同比增长13.4%。”罗存国说。

 

  电商进村 特产出山

 

  已过晌午,打印机旁一张张单据连成一片。“这些都是客户下的单,还有100多单待处理。”贵州省息烽县永靖镇立碑村村民邹建玉说。

 

  “过去农产品怎么卖?不是挑扁担,就是打包卖给企业。”2015年8月,息烽县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电子商务带动富民强村。邹建玉看准机会回村发展。

 

  办好手续,注册网店,主打酸菜、糍粑、辣椒面等农特产品……邹建玉信心满满,不仅向亲戚朋友推荐店铺,凑资金做起广告,还根据季节确定主销产品,做足店铺特色。“政府组织的培训也帮了忙,让我少走不少弯路。半年下来,基础销售很有起色。”邹建玉说。

 

  如今,邹建玉已经拥有4家网店,平均一天有两三百个订单,年营业额超200万元。“政府建有物流分拣中心,统一分拣,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帮助我们把农产品卖向全国。”邹建玉说。

 

  息烽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杨忠华告诉记者,2017年以来,政府请专业公司组织培训,同时建立完善平台运营、物流配送等电商产业链,助推特产出山。

  “我们还借助大数据,搭建产销对接态势感知系统,类似于市场晴雨表,既掌握全县农业产业布局,又能根据市场变化,精准指导生产。”杨忠华介绍,依靠优势集聚,电商在全县蓬勃发展。以立碑村为例,全村注册电商企业最高达到六七十家,网店多达四五百家,年销售额超4200万元,成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培育点。

 

  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贵州省持续推动农产品电商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贵州省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4306个,快递物流实现乡镇全覆盖。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数字乡村建设离不开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支持

    2020-05-12

  • 5G如何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2021-03-05

  • 5G发展迅速,更应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2021-03-16

  • 数字乡村如何建设?

    2021-04-1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