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带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发展

电子技术应用 20200324

  • 5g通信
  • 碳化硅
  • 功率半导体
硅基半导体受限硅材料的物理性质,在性能上有不易突破的瓶颈,也让厂商开始争相投入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包括氮化镓 (GaN)、碳化硅 (SiC) 等宽频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随着5G、电动车等新应用兴起,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市场焦点,看好碳化硅 (SiC) 等功率半导体元件,在相关市场的优势与成长性,许多 IDM、硅晶圆与晶圆代工厂,均争相扩大布局。即便近来市场遭遇新冠肺炎等不确定因素袭击,业者仍积极投入,盼能抢在爆发性商机来临前,先站稳脚步。全球95%以上的半导体元件,都是以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作为基础功能材料,主要应用在资讯与微电子产业,随着电动车、5G 等新应用兴起,推升高频率、高功率元件需求成长。

  硅基半导体受限硅材料的物理性质,在性能上有不易突破的瓶颈,也让厂商开始争相投入化合物半导体领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包括氮化镓 (GaN)、碳化硅 (SiC) 等宽频化合物半导体材料。

  其中,碳化硅具备低导通电阻、高切换频率、耐高温与耐高压等优势,可应用于 1200 伏特以上的高压环境。相较于氮化镓,碳化硅更耐高温、耐高压,较适合应用于严苛的环境,应用层面广泛,如风电、铁路等大型交通工具,及太阳能逆变器、不断电系统、智慧电网、电源供应器等高功率应用领域。

  随着电动车与混合动力车发展,碳化硅材料快速在新能源车领域崛起,主要应用包括车载充电器、降压转换器与逆变器。

  且据研究机构HIS与Yole预测,碳化硅晶圆的全球电力与功率半导体市场产值,将从去年的13亿美元,扩增至2025年的52亿美元。目前碳化硅晶圆市场由CREE 独霸,市占率高达 6 成之多,台湾硅晶圆大厂、也是全球第三大硅晶圆供应商环球晶,也积极跨入碳化硅晶圆领域,已有产品小量出货。

  去年 8 月更宣布与 GTAT 签订碳化硅晶球长约,确保取得长期稳定、且符合市场需求的碳化硅晶球供应,以加速碳化硅晶圆产品发展。另一家台湾硅晶圆厂合晶也持续关注碳化硅或氮化镓产品,并评估进行策略合作,未来可能与其他厂商结盟。韩国唯一的半导体硅晶圆厂 SK Siltron,也呼应韩国政府近来推动的材料技术自主化政策。

  今年2月底收购美国化学大厂杜邦 (DuPont) 的碳化硅晶圆事业,积极切入次世代半导体晶圆技术。除硅晶圆厂外,台湾投入碳化硅领域的还包括布局最早的汉磊投控 (3707-TW) ,已在此领域建立完整生产链,旗下磊晶硅晶圆厂嘉晶 (3016-TW) 切入 4 吋与 6 吋 SiC 磊晶硅晶圆代工服务,已获客户认证并量产;同集团的晶圆代工厂汉磊科,则提供 SiC Diode、SiC MOSFET 代工服务。

  新加入市场的,还有寻求新事业发展的太阳能厂太极。太极上 (2) 月与中科院签署碳化硅专利授权合作开发合约,将着墨在碳化硅长晶与基板,初期切入高压功率元件应用市场,最快第 4 季可量产基板。在 IDM 厂方面,除英飞凌 (Infineon)、罗姆 (ROHM) 等 IDM 大厂积极布局外,安森美半导体 (ON Semiconductor) 也在本月与 GTAT 签订 5 年碳化硅材料供给协议。

  受限成本与技术门槛较高、产品良率不高等因素,使碳化硅晶圆短期内难普及,但随着既有厂商与新进者相继扩增产能布局,且在电动车、5G 等需求持续驱动下,可望加速碳化硅晶圆产业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最近更新

  • 核心IP的技术进步加速卫星导航芯片融合创新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 英飞凌发布ModusToolbox™ 3.0,通过支持同步调试简化双核应用的开发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20
  • ASML:继续供货中国!ASML是欧洲公司,DUV光刻机不受美国影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车用半导体元件产值逐渐衰退,厂商应该怎样重新规划?

    2020-02-24

  • 英飞凌650 V CoolSiC MOSFET系列 更具有可靠性和性能水平

    2020-02-26

  • 倍思推出全球首款120W氮化镓+碳化硅充电器

    2020-02-27

  •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2020-03-0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技术应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