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观察到陨石中的超导性晶粒

西贝网 20200326

  • 超导材料
  • 陨石研究
  • 合金晶粒
据著名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教授蒂门斯称,在极端条件下形成的陨石是观察外来化学物种的理想选择,例如超导体,它是导电或无阻传输电子的材料。超导材料很独特,并存在于这些地外小行星上。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和纽约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称,作为太空中极端起源的陨石,为他们提供了太阳系中最古老状态的各种物质相。他们一直在寻找超导材料,但运气却不怎么好。于是他们着眼于各种不同的陨石,研究了15颗彗星和小行星,发现了“蒙特拉比拉”和“GRA 95205”这两块具有超导晶粒的陨石。


Mundrabilla 陨石碎片(图自:James Wampler)

  这些相具有潜在且微小的可测量性,研究团队使用一种叫做磁场调制微波光谱的超灵敏测量技术克服了这一挑战。

  研究人员将陨石的相表征为铅、锡和铟的合金。他们指出寒冷环境中的超导粒子会影响行星的起源、磁场的形状、发电机效应和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等。

  研究者瓦普勒说:“天然存在的超导材料是不寻常的,但它们特别重要,因为这些材料在地外环境中可能是超导的。”

  研究人员细分并测量了单个样品,使他们能够分离出最大超导分数的晶粒。接下来,研究小组通过一系列科技来表征这些晶粒,包括振动样品磁力法、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法和数值方法。

(来自:PNAS)

  研究者瓦普勒解释道:“这些测量和分析确定了可能的相为铅,铟和锡的合金。”

  据著名的化学和生物化学教授蒂门斯称,在极端条件下形成的陨石是观察外来化学物种的理想选择,例如超导体,它是导电或无阻传输电子的材料。超导材料很独特,并存在于这些地外小行星上。

  根据宇宙化学家的说法,“蒙特拉比拉”是富含铁硫化物的陨石,它是在恒星核心熔化并缓慢冷却后形成的;另一块GRA 95205是一种绢云母,在形成过程中遭受了剧烈的冲击。

  研究者舒勒也说:“天然收集的材料不是纯相材料。即使是最简单的超导矿物铅也很少以天然形式存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美国科学家在陨石中首次发现超导材料

    2020-03-31

  • 物理学家在黄金表面观察到马约拉纳费米子

    2020-04-15

  • 量子运算有望再突破,麻省理工学院在黄金表面观察到成对的马约拉纳费米子

    2020-04-20

  • 发现新的沿外边缘流动的超导电流,量子计算将迎来巨大飞跃

    2020-05-0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