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新思路!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论坛“加料”啦

仪表网 20220531

  • 水环境治理

  【仪表网 仪表会议】导读: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论坛,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值得你来!

  时间眨眼飞逝,2022年过半警告!
 

  2022青岛国际水大会专家大讲堂也迎来了5月收官之讲——专场五: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论坛。

(↑ 点击上图,回顾精彩)

 

  怎么样怎么样,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2015普利高津金奖获得者李百炼,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深圳市华浩淼水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田卫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副秘书长张晶亲自坐镇,小伙伴们有没有一天提完一整年的问题呀。
 

  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的门道千千绕,细节更比门道多,这些业界大咖又是怎么说的呢?带你简要回顾↓

  主题:系统治水的生态复杂性和适应性管理
 

  李百炼 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2015普利高津金奖获得者
 

  “对于系统的认知,比如系统治水,并不仅仅是这些直接的关系,往往一些间接的关系,它调控着整个系统的行为”,Larry Li表示,生态复杂性研究的关键概念包括非线行性、涌现性、自组织性、尺度、层次性、异质性、适应性和协同进化。
 

  通过统计学和数据分析的方式,Larry Li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各种变化过程,并表示在实践中,我们就是需要把过程的尺度、观察的尺度、建模和工作的尺度以及管理的尺度分割开来。系统治水到底需要高度的整体性,高度的适应性,还是生产力,或者是韧性?还不来听听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李百炼的高水准分享。
 

  新的视角,新的思路,值得你来!

  主题: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经验分享
 

  田卫红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深圳市华浩淼水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污染攻坚战的目标从“坚决打好”转向“深入打好”,这意味着污染防治触及的矛盾问题更深、更广,要求也更高。田卫红从6个方面做了剖析,细数水污染防治市场的6大机遇,包括农业农村治水、饮用水源保护、绿色生态水网、雨污水资源化利用、废弃井封井回填、废水综合毒性管控等。
 

  从理论转入实践,田卫红还分享了中电建治水经验,包括茅洲河综合整治EPC项目,以及现在渐入白热化的EOD项目(长沙大泽湖)。像茅洲河采用织网成片、正本清源、理水梳岸、寻水溯源“四级”推进技术路线,大泽湖构建“一湖一带一路网”,均是典范项目。
 

  最后,“共筑梦想 创赢未来”绿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邀你参加哦。

  主题:河流廊道三维立体式自然化生态修复技术
 

  张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生态环境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副秘书长
 

  河流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开放的、动态的,河流廊道在横断面上包括河漫滩、高地边缘过渡带和河槽等,张晶在分享中提到了5大水生态要素——水文情势时空变异性、地貌形态空间异质性、水系连通性、水体物理化学特性、食物网和生物多样性。以此为基础,我们就能建立河流生态模型。
 

  而河流廊道生态修复技术也需要统筹考虑到各大水生态要素,张晶也分享了几个典型推广案例。如广东中顺大围感潮河网区,就应用了河湖水系水量-水质-水生态耦合模拟制定调度方案,浙江丽水,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总体布局和技术体系,以及永定河生态廊道,英国Marden河等等。
 

  还想深度了解河流平面形态及布局技术、生态护岸技术、河道内栖息地改善工程、拟自然减渗技术?赶紧回顾呀。
 

  共享蓝天,共护清流,2022青岛国际水大会专家大讲堂专场五: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论坛圆满结束,感恩遇见!
 

  6月7日,膜材料及应用创新与发展趋势论坛即将上线,期待相约!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采样污水流速测量方法,怎么测定河水的流量?

    2021-12-28

  • 又到“世界水日” 监测仪器仪表助力水环境治理

    2022-03-23

  • 2021年8项生态约束指标完成 我国环境质量整体向好

    2022-04-25

  •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与三峡集团携手长江大保护合作

    2022-04-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