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三年谱诗篇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607

  • 5g通信
  • 新基建
  • 行业应用

    从世界之巅到地下深矿,从神州北极到南海岛礁,“上珠峰”“下矿井”“入海港”“进工厂”“助抗疫”……5G与亿万人民生产生活“同行”,而这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三年前的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广电颁发了5G商用牌照。三年来,我国打造出一张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5G精品网络,这张全球最大的5G网络,2021年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000亿元,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起到了有效对冲之用。
    当前,新一轮“新基建”蓝图正在描绘,5G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工信部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陆续发布,“东数西算”等国家级工程的正式启动,5G正扬帆,未来更可期。
    5G网络跑出“中国速度”
    我国5G网络建设“量质”并进,提供了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连接服务。
    数量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已建成超过161.5万座5G基站,每万人拥有基站数超过11.4座,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一级和所有县城城区、90%的乡镇镇区,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超过5325个;共有761款5G终端获得进网许可,8.7亿5G套餐用户,三大运营商5G分流比达到20%以上,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5G分流比达到30%以上。
    质量方面,我国是全球首个建成5G SA(独立组网)网络的国家,让端到端网络切片、海量连接、超高可靠5G特性发挥到极致。这背后,是我国技术标准、网络设备、芯片等核心环节打好“团体赛”的结果:我国参与标准制定的公司数近40家,累计贡献5G核心设计文稿数超5000篇,占比超30%,标准必要专利占比33.5%;全球排名前五的网络设备商中,华为、中兴赫然在列;2021年全球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我国占据三席;在移动芯片方面,我国占全球排名前五中的两席,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产业链的联动发展,使得5G在三年时间里实现快速部署和用户普及,并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北京冬奥会、全国两会等重大技术考验时绽放异彩。
    在高昂的5G建网成本之下,我国电信运营商进一步从“各自为营”走向共建共享,打好“团体赛”。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实施3.5G+2.1G双频协同建网战略,兼顾竞争力和降投资,双方资源禀赋整合实现了“1+1>2”;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围绕黄金频段700MNz开发“网络+内容”生态,将“三网融合”推向新境界。
    5G作为新基建之首,对稳定投资、促进销费、拉动就业,特别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等内外部不确定因素之下,对稳定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我国5G投资逐年攀升,分别为1178亿元、1757亿元和1849亿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5G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3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000亿元,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达1.2万亿元,将带动相关投资超过3.5万亿元,直接创造超300万个就业岗位,带动超过8万亿元新兴消费,形成万亿级5G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
    5G应用扬帆起航
    5G与社会、经济、民生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应用场景与日俱增。不过,对于已经拥有上亿移动用户的5G网络而言,面向ToC业务的流量经营仍是基本盘。
    5G已成解锁人民幸福生活的“新密码”。北京冬奥会上的5G+4K/8K直播、5G+AR/VR,为全球十几亿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赛体验;我国偏远山乡因5G信号连通了“大世界”,“直播带货”“智慧养殖”“数字化治理”让乡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活力。5G实现普惠民生的包容性发展,通过网络信号,将城市的教育、医疗资源延伸到农村地区。此外,5G消息、5G新通话等创新应用不断升级人们社交应用体验。
    从1G到4G,电信业都在消费级市场耕耘,5G时代,行业级市场成了5G应用的重头戏。由于能更好地满足B端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G流量中,行业级用户占比已经高达80%,我国5G应用项目超过2万个,覆盖22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在138个钢铁企业、194个电力企业、175个矿山、89个港口实现5G应用商用落地。
    回首培育5G行业级应用之初,“尝鲜”的行业用户更多集中在行业中的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宝武集团、美的、宁波舟山港、三一重工等,目的是通过大企业树立标杆作用,逐步辐射带动更多企业。那时,5G主要是满足垂直行业用户远程控制、信息采集、高清图像和视频处理等生产外围环节。随着网络、平台、数据、安全等全产业链体系逐步健全,5G应用环节从生产辅助向核心环节进一步深度渗透,5G全连接工厂、机器视觉检视、精准远程操控等应用场景已经具备了规模复制的条件。
    5G下半场未来可期
    三年来,5G发展由浅入深,已经挺进“无人区”,但根据移动通信“十年一代”的发展特点,5G技术还在持续向前演进。
    5G网络建设遵循着3GPP 5G标准的演进:第一版5G标准R15,满足5G三大应用场景中的增强移动宽带场景;5G完整标准R16实现低时延、高可靠能力;5G增强标准R17针对中高速大连接的物联网场景。2021年4月,3GPP将5G演进标准确定为5G-Advanced,并将从5G第四个版本(R18)开始其标准化进程。
    据了解,5G-Advanced将打破5G原有三大应用场景业务模型的局限,通过构建频谱利用、原生AI、上行增强、聚焦行业、智能管理及绿色低碳等6大核心支柱,达到能力增强、边界延伸和效率提升的最终目标。可以预见,R18将推动5G行业应用的全面渗透。
    针对下一阶段的新一轮比拼,我国5G产业链未雨绸缪,做好了相应技术布局。2021年2月,中国电信推出“超级频率聚变”创新技术,将实现全频谱池化,上下行按需灵活聚合;5月,中国联通提出“智构新视界、智享大上行、智慧超感知”的5G-Advanced三大产业新赛道;12月,中国移动围绕“卓越网络、智生智简、低碳高效”三大方向构筑5G演进的下一站。
    包括华为、中兴通讯、中国信科在内的通信设备商已经开始部署5G-Advacned研究。中兴通讯推动MIMO的技术演进,引入更多的天线数、层数,更高阶的调制模式,并牵头推动Smart Repeater、RIS等新技术。中国信科利用人工智能提升5G系统性能,推动AI/ML在RAN的研究和标准化,提出5G-Advanced定位增强的主要技术方向,推动上行增强、多天线增强等技术进入5G-Advanced。华为将围绕运营商需求,共同定义5.5G(指5G-Advanced)网络关键特征、网络部署策略和关键产品方向,通过在超大带宽、上行频谱重构、ELAA-MM等方向持续创新,构筑“1+1+N”的5.5G网络,实现泛在万兆体验和千亿联接,为规模商用做好准备。

查看全文

点赞

维库电子市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WitsView 2022 8月上旬 面板价格快报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8-08
  • 瑞萨电子推出功能强大的RZ/A3UL MPU,支持RTOS并可实现高清HMI和快速启动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8-07
  • Microchip推出SAM9X60D1G-SOM,扩大了基于MPU的系统级模块(SOM)产品组合
    维库电子市场网
    2022-08-0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2020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2020-03-20

  • 为发力新基建中国5G计划这样布局

    2020-03-24

  • 数据显示我国5G用户数突破2000万

    2020-03-25

  • 新基建能否唤起5G结构升级新生机?

    2020-03-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维库电子市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