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件到整机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609

  • 工业机器人
  • 智能制造
  • 控制器

 

位于龙潭工业园的卡诺普基地,是西南地区首个超3万平方米的国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基地,未来这里将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十年征程,我们终于有了第一个家。”6月6日,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搬进了3万多平方米的新基地。在简单的入驻仪式后,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位于龙潭工业园的卡诺普基地,是西南地区首个超3万平方米的国产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基地,也是卡诺普创立十年来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未来,这里将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除了搬家的“喜事”,卡诺普最近还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面临疫情等多重因素冲击,卡诺普何以逆势飞扬,这家“小巨人”是如何炼成的?昨日,记者走进成都龙潭工业园,探访这家“机器人”工厂。

 

 

自主研发

 

 

每2台国产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成都造“大脑”

 

 

走进卡诺普生产车间,一排排机器人整齐有序地并列着。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正在做测试,巨大的机械臂灵活地上下翻飞。测试通过后,它将被推向市场,协助工人完成更多复杂的工作。

 

 

“原先场地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的发展需要了,新基地的产能是之前的数倍。”谈及新基地的投运,公司副总经理邓世海颇有些兴奋。他告诉记者,公司新基地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不仅产能较此前大幅提升,公司还将进一步升级产品。通过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的机器人研发制造产线,全面达产后机器人年产能将超过3万台套,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将实现批量化“机器人造机器人”的国际前沿智能制造模式。

 

 

卡诺普公司是如何开始创业的呢?记者好奇地问道。

 

 

邓世海告诉记者,2012年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5位伙伴创立了一家机器人技术公司,并立志做“中国机器人先锋”。公司从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大脑”——控制器起步。“控制器”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是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相当于机器人的神经中枢,由于机器人运行全靠代码,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机器人“大脑”意味着要求更高。当时中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国产厂商渗透率尚不高,长期以来市场都被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卡诺普团队利用技术优势,走上了一条国产化替代的路,完全做自主研发。“不论是电路板设计,还是程序编写,都是公司自主研发。”

 

 

2016年,卡诺普又瞄准国内少有公司涉猎的机器人驱控一体技术,通过帮助企业将驱动器和控制器集中在一起,并在两者内部进行高速数据通信。面临国外专利的封锁,卡诺普成功实现“突围”。到2018年,当年销售出1万多套机器人控制器,累计向市场投入了4万套以上,占国产机器人控制器市场份额的50%。这也意味着,市面上每2台国产工业机器人中就有1台配置了卡诺普生产的“大脑”。

 

 

前景可观

 

 

把研发放在首位

 

 

拥有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

 

 

凭借着在控制器这一细分领域的专注,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进一步加大,其成本也较之前下降近一半,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可以使用工业机器人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行业前景的打开,卡诺普在工业机器人细分赛道精耕细作逐步铺开。

 

 

2017年起,卡诺普决定研发整机,向全产业链企业转型。2019年,卡诺普正式销售工业机器人整机,首年就实现产销量破千台,2020年公司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出货量实现翻倍增长。“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未来发展前景可观。”指着一台正在测试的机械臂,邓世海告诉记者,公司是国内少数拥有工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工业机器人产品广泛应用于喷涂、焊接、搬运、码垛、抛光打磨等领域。作为国内自主化工业机器人控制器供应商,卡诺普控制器在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据半壁江山;在焊接细分领域,卡诺普焊接机器人整机是目前国产自主化机器人市场的隐形冠军。在六轴工业机器人出货前五名企业中,卡诺普是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公司目前拥有专利技术200余项,建有四川省技术中心1个,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越南、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谈到公司日前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邓世海对此表示,公司始终把研发放在首位,目前拥有一支超百人的研发团队,囊括软件、电子、电力、机械、传感、场景在内的完整过程。邓世海透露了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秘密”——高研发投入。据悉,2021年卡诺普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近13%。

 

 

除了自身的坚持创新发展外,卡诺普的逆风飞扬还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就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当中,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负责人李昭来到公司送来一个好消息——针对企业融资难问题,管委会推行融资补助政策服务,卡诺普预计将获得100万元融资补贴。“太好了,真是及时雨,为我们下一步扩大产能增强了信心。”得知这一消息,邓世海激动地握住了李昭的手。

 

 

邓世海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企业也遇到了一些发展困难,需要的零部件进口困难、产品物流困难、人员现场服务困难……针对这些问题,功能区“一对一”服务专员及时跟踪帮扶企业发展,做到企业诉求“有呼必应、有呼必办、有呼必回”。尤其是在新基地的建设中,政府的帮助让入驻时间大大提前。“未来,我们会继续保持研发强度,向打造世界一流机器人的梦想前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泰山 摄影 张青青

 

 

【来源:锦观新闻】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深圳机器人产业2017年产值超千亿元

    2018-12-05

  • 企业智能化后道工厂的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运用

    2018-12-08

  • 3D传感器可提高工业机器人的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2019-04-21

  • 触觉传感器或成为国产机器人发展掣肘

    2019-04-2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