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再掀波澜 缺口大体量大的污水管网投资正当时

仪表网 20200402

  • 城市基础设施
  • 污水处理
时至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污水处理产业,提质增效会带来一番怎样的新机遇?提升管网的建设运营效率是业内期待的焦点。“管网不治理,一切都白搭。”污水管网,既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核心,亦是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

  一幕幕关于污水管网建设大戏将密集上演:在广州,2020年计划新增污水管网5943公里。据当地媒体报道,其中中心城区新增3756公里,花都区新增274公里,番禺区新增714公里,南沙区新增813公里,增城区新增374公里,从化区新增58公里;在上海,2020年被“预定”的是91公里市政污水管网建设、197个建成区直排污染源截污纳管;在北京,未来三年内新建污水收集管线740公里、再生水管线101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线82公里……

  时至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污水处理产业,提质增效会带来一番怎样的新机遇?提升管网的建设运营效率是业内期待的焦点。“管网不治理,一切都白搭。”污水管网,既是黑臭水体治理的核心,亦是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

  根据“十三五”规划,全国的污水管网规模需要从2015年的29.65万公里扩大至2020年的42.24万公里,新建近13万公里的管网。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张悦曾预测,在未来的“十四五”规划和未来十年的水环境环保领域中,管网将会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其中涉及完善新建管网与存量管网的接驳工程,推进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尽早消除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接合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等多个环节。

  然而,本是污水处理系统各项功能得以实现的保障,污水管网却成了“难啃的硬骨头”。前期城市建设中存在“重处理设施、轻污水收集”的历史原因,导致污水收集系统的核心“管网及配套泵站设施”成为薄弱环节。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建设工作,也饱受“管网”隐忧之苦。污水直排、河湖水倒灌、雨污错接混接、地下水等外水入渗、溢流污染、工业废水不达标纳管等都是目前排水管道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由于存在污水处理费用收益,颇受资本青睐,全国各地已建成众多污水处理厂。但与此同时,连接污染源与处理厂的管网,却因维护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缺乏盈利能力等原因,长期无人问津。城镇的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污水管网担任着“血管”作用,当这个“血管”堵塞或者失灵的时候,用水造成的污水就不能有效地收集,造成收集率偏低。当管网破漏情况发生时,地下水、河水和地表水大量进入污水管线,造成清污混杂,不仅带来污水处理上的经济损失,也降低了污水处理效率。

  对社会资本而言,无论是新建管网还是存量管网,均存在管理和运营维护难度较大的问题。新建管网方面,建设标准不高留下隐患,其他问题也是类似存量管网。核心原因在于管网建设尚未建立完善的投资回报机制,除非政府将管网建设捆绑给收益较好的污水处理厂项目,一般情况下新增管网建设高度依赖政府投资。

  因而在业界看来,厘清现有管网建设的问题,加大投入财力物力提升管网的运输收纳能力从而提升污水收集率,是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的关键。如何让民间投资方愿意参与,关键是建立投资方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履约机制的信任。”未来,在管网调查、修复、日常巡查、定期养护更新等方面,相关企业有望收获更多机遇。具体来看,“针对老旧污水管网很可能是要分区块进行排查、改造和维护。而新建管网则从前端的规划、施工设计等要严格把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科学家将钢渣用于处理污水 使其更好地用于混凝土

    2020-04-09

  • 研究人员用石墨烯涂层防止管道遭到细菌腐蚀

    2020-04-22

  • 天瑞仪器拟定增募资不超5亿元

    2020-05-18

  • 逾10万亿行业需求下 城镇污水处理新增长点何在?

    2020-09-02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