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应变传感器研究获进

中科院之声 20170522

  • 柔性应变传感器
  • 可穿戴设备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费广涛课题组在柔性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力敏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 Flexible strain sensor with high performance based on PANI/PDMS films 为题发表在Organic Electronics(47 (2017) 51-56)杂志上。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检测、智能机器人、柔性显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领域往往需要传感器具有可弯曲、可拉伸的特点,能够满足贴附在各种不规则的表面上的需求。此外,一个好的应变传感器还应具有高灵敏度( GF )、低电阻值的特性。GF 太低意味着传感器探测应变时由于变化量小容易出现信号误差,电阻值过大意味着需要配备高精密且昂贵的测试仪器。

目前研究的柔性应变传感器敏感材料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以银、碳管、石墨烯等导电材料为应变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具备低的电阻值,同时 GF 也很低;另一类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应变敏感材料的传感器,该类传感器具备高的 GF,但是电阻也很高。这两类传感器在商业应用中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设计一种电阻低、GF 高的柔性传感器迫在眉睫。

聚苯胺( PANI )是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经质子酸掺杂后的电导率处于金属与半导体之间,并且可以随着酸掺杂浓度而改变,因此将聚苯胺与弹性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结合有望达到电阻低、GF高的要求。基于此,课题组博士宫欣欣和副研究员方明等采用 PANI 为导电层,PDMS 为弹性层制备了 PANI/PDMS 复合薄膜柔性应变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ANI/PDMS 复合薄膜传感器具备一定的柔性(图1),可以拉伸至50%的应变量,GF 值最高可以达到54,远高于其它材料构筑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同时具备优秀的循环稳定性(图2),在监测人体活动中具备潜在的应用前景(图3)。

以上工作得到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图1 聚苯胺的数码相机照片。


图2 PANI/PDMS薄膜传感器的应变特性测试。不同应变条件下(a)电阻的相对变化量;(b)灵敏度GF的计算值;(c)传感器的电流响应曲线。



图3 传感器监测手指活动的电流响应曲线。插图分别为手指弯曲I、II、III、IV四个状态的照片。


来源: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查看全文

点赞

中科院之声

作者最近更新

  • 基于小分子传感器放线菌高通量筛选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之声
    2023-06-13
  • 科学家利用全景成像技术研制虚拟现实视觉传感器
    中科院之声
    2015-04-09
  • 柔性仿生传感器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中科院之声
    2019-02-2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可伸缩传感器的研发现状与未来应用

    2018-12-07

  • 研究称医疗保健行业将成可穿戴领域的增长主动力

    2018-12-08

  • MIT开发出可在衣服上自由移动的迷你机器人

    2018-12-09

  • 国内开发出新型电子皮肤 可使“死皮”重获感知

    2019-01-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科院之声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