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制造与应用会激发传感器行业的发展

Mark 20181220

  • 传感器技术
  • 生物医疗传感器
有些机器人不是针对现实应用的,而是用于科学研究,比如人造的器官。仿生学假肢使人类受益匪浅,而我们在科学上的发现,也可以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创新。

  2015年11月23日,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表示,机器人带来的影响甚至会超过互联网。除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领域,我们还要关注机器人更深入的用途,因为机器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意大利圣安娜大学生物机器人研究所主任Paolo Dario。资料图

  Paolo Dario谈到了很多机器人与科学和工程学的关系,仿生学是科学的一种形式,在科技领域,大量机器人技术的灵感都来自于大自然中的万物。机器人要与科学和工程学融合起来,科学和工程学代表了机器人的未来。

  有些机器人不是针对现实应用的,而是用于科学研究,比如人造的器官。仿生学假肢使人类受益匪浅,而我们在科学上的发现,也可以促进机器人技术的创新。机器人可以作为科学的工具,帮助人类进行视觉化的操控,而传感器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脑和肢体的移动。

  在学科边际日益模糊的当下,以脑科学为主体的生命科学研究,在探索人体奥秘的同时,也将为机器人领域带来重要推动力。

  最后,Paolo Dario还介绍了机器人发展的五个驱动力。其中第一个他便提到了传感器技术,并且称我们需要开发低能耗且可靠的传感器。另外,利用机器人材料与人类的身体相结合,将机器人与网络进行互联,以及各个国家在机器人方面进行的重大投资,会实现更好的知识以及动力学方面的发展。

  延伸阅读:自动化国家目标下的传感器需求大增

  自动化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中国国务院在这一规划中制定了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中国希望在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方面赶超德国这样的工业强国,并且到2049年建国100周年之际成为工业超级大国。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高官说,德国的工业4.0方案是中国一些改革计划参考的范例。现在,德国的自动化技术企业嗅到了巨大商机。

  有德国业界专家称,在所有以精确性、可靠性和速度为关键指标的领域,德国和欧洲其他制造商都拥有竞争优势。我们预计,机器人在中国的销量今后5年会再增加一倍以上。此外。目前,全球约有2万种已知的传感器,中国只能生产约3000种。因此,在未来中国对传感器的需求也会大增。

查看全文

点赞

Mark

Hi,第一时间获取全球传感器最新鲜、最前沿的行业、技术资讯,赶紧来关注我吧

作者最近更新

  • TE CD9515系列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2110-2116型法兰安装静态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 霍尼韦尔 honeywell 2012型扭矩传感器
    Mark
    2020-08-0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内置加速度传感器的耳机将有助于治疗眩晕症

    2018-12-06

  • Movesense运动传感技术:包含多个传感器可集成到穿戴设备中

    2018-12-07

  • 外媒称苹果正为Apple Watch开发心电图监测传感器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Mark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