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如何助力林火预警?

仪表网 20200403

  • 森林火灾预警
  • 遥感监测
  • 气象监控
目前,我国常用的森林防火监控方法有:地面巡护、瞭望塔(台)监测、航空巡护和卫星遥感。地面巡护与瞭望塔监测主要依靠人工监控,对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林区很难做到全面监控,虽然可以用视频监控系统弥补,但是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出现漏报。

  3月28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两天后,在凉山木里火灾一周年纪念日,西昌泸山燃起第二场大火。与以往发生在远离城市的深山里的山火不同,今年的火灾已经威胁到了西昌城区。去年下半年,从巴西的亚马孙雨林到澳大利亚,森林火灾的新闻几乎吸引了全球所有媒体的注意力。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很大,扑灭火灾的难度也很大,有那么多前车之鉴,为什么我们仍然无法防患于未然呢?

  我国过森林覆盖率较高,每年都要发生上千起森林火灾,根据《中国林业年鉴》的森林火灾情况统计,我国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上坟烧纸和烧荒烧炭等人为活动。近年来,由于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加强,森林用火的管控越来越严格,火灾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尤其是重大火灾与特大火灾。

  但是严控人为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只能在清明等特定节日重点把控,平时几乎不可能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灾。因此,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重点仍然在于林火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将火灾扑灭在初始阶段。

  林火预警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除了祭祖等人为因素,判断森林火灾高发区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易燃树种、高温干燥天气和地区风力因素等。因此气象条件监控就是林火预警体系的第一步。通常森林火箭等级的预报依托于各地气象检测台(站)的气象监测仪器,监测的对象包括空气湿度、温度、风速风向等。此外,还有火险要素监测站、可燃物因子采集站等专用于森林火灾预防体系的监测站。

  然后是火灾监测网络。目前,我国常用的森林防火监控方法有:地面巡护、瞭望塔(台)监测、航空巡护和卫星遥感。地面巡护与瞭望塔监测主要依靠人工监控,对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的林区很难做到全面监控,虽然可以用视频监控系统弥补,但是需要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出现漏报。另外,在一些森林火险等级较高的区域还会布设一些红外探测仪等火灾监测仪器,但只能做到重点区域的局部监测。航空巡护利用巡护飞机进行监测,视野广阔、机动性强,但是受天气因素与巡航路线时间的制约,飞行费用也很高。

  与这些监控方法相比,卫星遥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火灾监控方式。卫星遥感不仅不受交通和地形因素影响,还可以做到空间连续观测和大范围观测。地面遥感数据包含了植被覆盖率、湿度、温度、甚至可燃物含水率等数据,可以有效判断当地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及时发现火灾。

  在凉山森林火灾发生后,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定量遥感团队负责人何彬彬教授向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展示了团队研发的将遥感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预警监测系统。该系统曾在1月14日获得首届生态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奖(唯一野火预警监测类成果奖)。

  何彬彬教授带领团队结合可燃物关键信息遥感反演技术和卫星遥感大数据,构建了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和预警的新体系,改善了传统卫星遥感监测方式准确率低的不足,可以实现森林野火发生前3-6天的风险预警、野火燃烧时近实时火点监测和火势蔓延模拟、野火燃烧后损失精准评估。

  4月1日,应急管理部发文,四川南部、云南内部的森林火险等级在未来几天将达到极度危险级别。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集中地区,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地区。凉山森林大火还未扑灭,我们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需要做的是尽快部署新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利用科技的力量完善林火预警体系,不要让灾难再次发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我国最大民营卫星入轨 可接收物联网传感器数据

    2019-08-17

  • 遥感技术探出沙漠蝗虫的飞行路径

    2020-04-17

  • 防治土地荒漠化 遥感监测来帮忙

    2020-06-23

  • 遥感监测覆盖350处文化遗产地 技术成文化传承“庇护所”

    2022-04-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