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设计为了避免入坑,要牢记这些!

21iC电子网 20220615

  • 智能家居
  • 智能安防
  • 智能照明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开始向智能化转变,只因智能家居确实让生活体验更舒适、温馨、便捷。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开始向智能化转变,只因智能家居确实让生活体验更舒适、温馨、便捷。

当然大多入门智能家居产品的往往是一台智能音箱,可为了智能而智能,我们需要把手机、各种智能单品全部匹配成同一品牌生态下的联网状态,当某天把某几样单品换成另一个牌子,所谓的全屋智能就要面临被割裂的现实。

而近两年,智能化、万物互联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智能家居相关的产品不断创新,似乎离理想中的智能家居时代越来越近了。

家庭智能照明是目前最流行的智能家居设备,具有环保、方便,美观,安全,节能等优点。可以利用手机来调控灯光效果,随时更换灯光场景,调节灯光照明时长、亮度、色温以及颜色,具有极强的便利性,还能利用智能照明设备人体感应技术,实现灯光感应报警。

同时智能系统可以精确到每个设备的状态管理,可以很快方便的知晓故障设备及其故障配件等等。

对于一个家庭住宅区而言,保障安全是最为重要的。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范系统,包括门口红外线对射、周界报警、可视对讲、电子监控等,通过智能系统可以有效的对智能安防设备进行开关,一键管理,同时智能照明设备,开启声光报警功能。

系统及时推送报警提示,打开视频检测功能,记录入侵人员图像,提升家居安全保障。

体验的简易性与流畅性

看似最基础最根本的体验原则,但在智能家居层面,要达到是十分不易的;当前造成智能家居用户体验上的阻碍与影响的因素有核心三点:① 用户核心目标不清晰:厂商搞不清对于用户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智慧屏的首页放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功能,甚至是音乐、视频等,但对于用户而言,操作频率高的操控功能入口却隐藏得很深,每次操控,都需要走过好几个步骤才能完成任务目标,造成交互上的繁琐;

设计与现实的匹配度低:许多智能家居产品功能设计十分理想,停留在产品本身的单向体验层,而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的特殊性其中有一项一定是与现实场景的结合,不同的用户家里,家居条件不同,这本身为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及挑战,设计难以是单线性的,而是要考虑现实的多种情况及可能,当面临不同的家居环境时,才能不在体验层上给用户带来困扰;③ 对用户的预期过高:走在科技前沿的高端年轻群体对智能家居的追求无疑是最早第一波尝鲜的用户,他们有一定的钻研及探索精神,愿意尝试新事物,为新鲜体验而买单,但这并不意味着用户都拥有对复杂交互及体验的探索能力及耐心,对于普通大众用户而言,简单、易用是永恒的产品体验真理,降低对用户的预期,在体验设计层面,把用户当小白而非科技新潮人群,减少他们的操作/设置成本,才是好体验的本质。

家装与智能家居的断层

尽管装修公司也在试图将智能家居纳入业务体系,设计公司也已经把智能家居作为常态化推广的概念,但整个家装行业还是跟智能家居有着较大程度的割裂。

问题在于,导购归导购,家装类企业还是无法真正成为一个销售渠道。对于设计托管的案例,设计公司会有较大的权限,帮客户一站式解决装修问题。这个时候,设计公司是完全可以与智能家居建立异业联动的。

而对于纯设计的案例,或者普通的装修公司,就很难实现转化。目前来看,除了可以DIY的智能家居产品,全屋智能层面的产品,依然依靠专业的品牌门店和技术服务团队。

某个华为全屋智能体验馆的工程师曾透露,做全屋智能最好是在装修前期切入,他们会跟装修公司的水电团队进行沟通。可见,虽然PLC无需单独布线,但还是要进行全屋智能化设计。而这项工作,其实家装设计师由于不了解品牌产品,所以很难完全胜任。

查看全文

点赞

21iC电子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我国多地加快推进5G行业发展及其布局!
    21iC电子网
    2022-10-23
  • 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强,相关应用越来越广泛
    21iC电子网
    2022-10-22
  • 不仅要发展5G技术,还要加速推动5G应用!
    21iC电子网
    2022-10-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 未来传感器发展的重点技术及国内外传感市场纵览

    2018-12-09

  • 步态识别技术的优势和潜在的应用场景

    2019-07-24

  • 宜家推出智能家居业务部门 大力押注智能技术

    2019-08-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21iC电子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