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网络:住宅建筑的未来

中国传动网 20220617

  • 5g通信
  • 物联网
  • 智能建筑
Cradlepoint 的企业无线专家 Mark Davidson分享了住宅建筑的未来。

  如今,英国正面临一代人以来最严重的住房危机之一。政府和房屋建筑开发商承担着以更快的速度建造更多房屋的巨大负担。技术在帮助地产开发商显着提高效率和利用自动化加快项目进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依靠物联网设备完成从跟踪建筑工地资产和原材料交付到监控工人安全,再到使用传感器确保建设计划。但是,要使这项技术有效,建筑工地必须从项目的第一天起就具有无缝的网络连接。

  在压力越来越大的行业中,下一代网络是必不可少的。采用蜂窝基础设施,甚至转向 5G,可以解决房屋建筑商面临的许多问题,并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易于部署、可靠、安全和高效的连接。

  连接性和快速部署

  现场办公室和现场位置的施工连接需要灵活,随着项目的进展每天都可能发生变化。除此之外,随着技术使用的扩大和联网设备的不断普及,网络压力也随之增加,因为连接需要跨设备、机械和工人的连续性。5G 网络的低延迟、更高的带宽和更高的速度将改变建筑行业的设计和建造方式,并为员工安全和资产带来全新的监控水平。

  如果尝试选择传统的有线网络基础设施,那么设置起来既慢又昂贵——因为它可能需要长达 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每月的维护和随着项目的进展而搬迁线路的不灵活可能会迅速增加成本。

  物联网资产跟踪和数据洞察

  物联网资产跟踪无疑是现代商业中最有效和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中实现产品的完全可追溯性,无论是大型设施还是单个物品。实时自动监控使施工人员能够知道现场有什么,以及究竟还有多少。通过确定何时需要订购更多供应品或订单何时到达来帮助保持项目正常进行。有了这种智能,他们还可以更好地管理人力——在库存到达时分配劳动力。

  虽然跟踪资源很重要,但数据洞察力还提供有关这些资源如何执行、自动检测施工缺陷、优化流程和监控设备的合规性的宝贵信息。例如,Taylor Construction 使用固定在钢筋上并嵌入混凝土骨料中的智能传感器,通过 5G 路由器将数据发送到云端。这有助于公司确定混凝土浇筑是否正确并跟踪混凝土的任何变化,从而有助于提高项目的整体成果及其安全性。

  面向未来的连接性

  连接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随着新建筑项目的不断开工和旧场地的关闭,建筑公司必须根据当前发生的情况调整其连接需求。4G LTE和5G都有这个能力。通过使用可通过基于云的工具从任何地方进行管理的灵活、高带宽连接扩展企业网络,IT 团队可以在单个管理控制台中管理所有远程站点,包括网络性能、带宽要求和蜂窝数据使用。新网络可以在中央办公室配置,并且随着站点要求的变化,它们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立即重新部署。几乎消除了有线连接和现场人员的运营成本。

  拥有具有这种灵活性的网络对于各行各业的企业来说正迅速变得至关重要,但对于希望同时管理多个不同站点的建筑公司来说却非常有价值。避免项目长时间延误并确保网络始终安全。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在 COP26 上做出承诺之后,每个行业都面临着加强真正可持续努力并兑现承诺的压力。虽然这可能并不明显,但建筑公司可以进行一些小改动以减少其影响。

  借助强大的蜂窝网络,可以从一开始就着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例如,无人机可用于捕获数据,然后可以进行空中勘测,减少实地考察的需要,并提供有关如何处理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地理特征的信息。有了更多的数据点和传感器,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过多的现场访问。总体而言,更智能的技术意味着更明智的决策。

  通过实施 LTE 或 5G 的低延迟、超快连接和易于部署,建设者有巨大的机会来简化运营,以新颖的方式利用技术,并在建设周期的各个层面开发全新的用例。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传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非凡十年 | 希望森兰的十个维度
    中国传动网
    2022-10-21
  • 皮尔磁:灌装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中国传动网
    2022-10-18
  • 皮尔磁:安全小型控制器的新模块——紧凑且经济
    中国传动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诺基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传感系统

    2018-12-06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传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