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上的ETC收费将会被“淘汰”,真假?

21iC电子网 20220618

  • 无感支付
  • 高速公路
  • ETC技术
当前,很多省市的高速公路正在推广一种新型“无感支付”技术,在新技术的衬托之下,车主费了不少劲且刚装不久的ETC就显得有点鸡肋。

当前,很多省市的高速公路正在推广一种新型“无感支付”技术,在新技术的衬托之下,车主费了不少劲且刚装不久的ETC就显得有点鸡肋。

ETC全称不停车收费系统,它以微波通信技术为核心,利用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装置和收费站的天线进行无线通信与信息交换,实现不停车自动扣费,可以大大提高高速卡点的通行效率。

按理说,ETC对高速卡点和车主来说都是好事,而且国家还大力推广了这么多年,但至今ETC的安装量还没突破2亿辆,不到汽车保有量的一半,可以说普及并不算顺利。相比于刘畊宏半个月就涨粉6000万的速度,可称龟速了。

为什么很多车主没装ETC呢?这就不得不提办理ETC最大的问题,就是车主必须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安装一个ETC装置,装置内还要插通行卡,装这玩意不仅需要你动手弄,有时还得亲自跑去网点才能办,所以又诞生一个新问题,网点在哪?......

诸如此类问题叠加,最后就是一句:算了,不办了!

很多人吐槽,这都2022年了,解决个高速不停车收费问题还要这么麻烦吗?就没个更省事的办法吗?

在万众期待与鞭策下,我们文章开头说的“无感支付”就出现了。

在高速路上行驶时,有的时候,还没有到收费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和ETC有关的摄像头,实际上这安装的就是ETC环路感应器,它的作用是收费站ETC设备实时交换数据,记录车辆的行驶轨迹。

如果出现跨省的情况,ETC系统会自动会计算车辆在每个省界内的通行费,最后在总的通行费之中,分别划拨给各个省份的高速公司。

ETC技术的不足

第一个就是办理ETC的手续实在是不简单,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常上高速的车主,办理ETC需要到指定的地方,而且必须本人亲自到场,运气不好的话还得要排上半天队。

各种手续也很繁琐,有的时候银行甚至会让你办理一张新的信用卡或者其他的一些附属产品,很多车主觉得这实质上就是银行牟利的手段,又这么麻烦,实在是让人望而却步。

ETC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蹭过”的现象,前面一辆车刚刚识别好准备通过栏杆,后面的车趁着栏杆还没有放下来,ETC还没有来得及识别,这个时候加速前进,就能省了一笔过路费。

但是,这下小便宜是贪到了,但前面的车主可不乐意了,而且这种做法很有可能造成追尾等交通事故,而且被蹭ETC,自己花钱了,另一个人却能“白嫖”,换谁心里也不好受。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ETC识别车辆信息之后,自己突然被插队了,结果也是自己出钱,别人白嫖,虽然钱不会被扣两次,但是想想就气不打一处来。

目前由于全面普及ETC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站后收费运营管理单位人员安置工作压力巨大,如何以最快速度对高速公路省界收费员分流安置,成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不得不首要考虑的问题。随着后续车牌付的推广,此前ETC收费出现的问题也必然会重新上演。

因此,相关部门在对收费员的安置工作中既能使收费员生活得到保障,又能发挥高速公路收费员作用为国家建设奉献力量。在收费安置工作方案的制定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面摸底单位、职工和社会的承受能力,建立整体规划,明确实施步骤,确保安置收费队伍团结稳定。

从以上分析来看,不管是ETC收费还是车牌付,其本质上都是为了打通交通节点,促进国内交通行业发展。当然,由于目前车牌付还有很多技术问题要解决,短期之内可能不会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最后,笔者想问下大家,各位对于车牌付怎么看呢?

查看全文

点赞

21iC电子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我国多地加快推进5G行业发展及其布局!
    21iC电子网
    2022-10-23
  • 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强,相关应用越来越广泛
    21iC电子网
    2022-10-22
  • 不仅要发展5G技术,还要加速推动5G应用!
    21iC电子网
    2022-10-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应用潜力巨大

    2020-07-30

  • 明年英国或将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开上高速

    2020-08-20

  • 华为与云化能源科技联合发布加油站AI无感支付解决方案

    2020-09-29

  • ETC技术和车牌识别技术有何不同?

    2021-03-0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21iC电子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