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研发红外辐射可视化技术 扩大红外传感器应用范围

科技咖 20200410

  • 光电传感器
  • 红外成像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代理院长尹锡镇)宣布,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权锡俊博士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多功能发光膜,该膜可以通过波长转换将近红外光可视化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

  红外辐射虽然不可见,但利用率很高,它被用于各种领域和各种目的,例如用于冠状病毒检测(即通过热成像摄像机和生物传感器)。韩国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红外辐射可视化技术,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夜光膜的3D概念图。图片来源:韩国科学技术学院(KIST)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代理院长尹锡镇)宣布,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权锡俊博士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多功能发光膜,该膜可以通过波长转换将近红外光可视化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这项研究是由KIST团队与庆熙大学应用化学教授Ko Doo-hyun(校长韩庆泰)共同进行的。

  将不可见的红外或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使我们可以直观地查看包含在光中的数据,从而可以将红外或紫外光用于显示器或成像设备。最近用于高清电视的量子点可视为一种波长转换技术,可将紫外光转换为显示器中的可见光。

  紫外线能量高,这使得其相对容易地转换为可见光并实现高转换效率。相反,近红外光能量低,并且至少两个近红外光子被吸收并转换成一个高能光子。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转换效率极低,约为将量子点转换为可见光的效率的1/100至1/1000。这是使近红外到可见光转换对于传感器、显示器和成像设备等各种领域的更广泛应用而言更为现实的主要障碍。

  KIST的研究小组制作了由上转换纳米粒子和金属结构装饰的氧化硅(二氧化硅)微珠的方阵阵列。这种配置使近红外光的吸收和可见光的发光最大化,从而将近红外到可见光的转换效率提高了近1,000倍。

  由研究小组开发的二氧化硅微珠的晶格结构可以轻松地转移到透明膜上。发现这种类型的膜是柔性的、可折叠的,并且甚至在波长转换后保持光强度的情况下也可清洗。

  负责这项研究的KIST的Kwon Seok-joon博士说:“现有的红外传感器只能收集一种类型的数据,但是这种技术可以用于一次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并将其可视化。由于这项技术在加工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可折叠性,可洗性和可转移到其他薄膜中,因此它的应用可以扩展到各个领域,并且可以用于可折叠设备,可穿戴传感器和柔性波长转换成像设备。”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传感器专家网一直密切关注疫情进展,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最新调控与安排,为更好的服务相关企业,在疫情期间,传感器专家网免费发布企业相关文章,免费成为传感器专家网认证作者,请点击认证,大家同心协力,抗击疫情,为早日打赢这场防控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科技咖

关注医疗领域的传感器新技术。

作者最近更新

  • 高通推出高能效单模NB2 IoT芯片组 首次专为低功耗设备设计
    科技咖
    2020-04-20
  • 日立、英飞凌推广物联网技术进行病毒检测
    科技咖
    2020-04-17
  • 谷歌首颗自研SoC芯片成功流片 预计明年Pixel系列或将首发
    科技咖
    2020-04-16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物流行业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 美国探索用苹果智能手表传感器研究心脏病

    2018-12-07

  • 俄罗斯军队装备内置GPS模块的蜻蜓侦察无人机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科技咖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