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情报机构承认:或将针对华裔搜集电话和邮件信息

物联中国 20220621

  • 国家安全
  • 华裔美国人
  • 情报搜集
据美联社16日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5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的情报机构为获取中国方面情报,以后可能会更多地搜集华裔美国人的电话和邮件信息。此类做法已引起了美国民权组织对公民自由遭到侵犯的担忧。美联社报道截图这份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情报机构搜集情报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附带搜集”。...

据美联社16日报道,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5月底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的情报机构为获取中国方面情报,以后可能会更多地搜集华裔美国人的电话和邮件信息。此类做法已引起了美国民权组织对公民自由遭到侵犯的担忧。

美联社报道截图

这份调查报告指出,美国情报机构搜集情报时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附带搜集”。这意味着,情报机构在调查外国目标时,可以获取与该目标有交流但未被列为调查对象的美国公民的信息。它们可以在搜查国外通信纪录时,随意搜集美国公民的电话和邮件信息。

报道称,美国的情报机构一直承受着压力,它们被要求详尽地了解中国在核武器、地缘政治及新冠疫情等多项重大事务上的决策信息。这使得华裔美国人或者与中国关系密切的非华裔美国人都成为了针对的对象。

报告指出,对于华裔美国人及与中国有商业往来和个人联系的非华裔美国人来说,遭到此类“附带搜集”的风险正在增大。

报道称,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歧视少数族裔公民的历史由来已久。二战时,美国政府把大量日裔美国人关进拘禁营;60年代,美国政府监视黑人民权运动的领袖。而针对华裔美国人的歧视最早可以追溯到1882年的《排华法案》。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司法部2018年提出针对美国华裔学者进行调查的“中国行动计划”。该计划因为助长了种族偏见而饱受批评,去年更是输掉了几场重要的起诉案件。今年2月,该计划被迫更改名称,不再提及“中国”。

华裔学者胡安明(Anming Hu),资料图(下同)

2020年,华裔学者胡安明(Anming Hu)被美司法部诬告为“中国间谍”。2021年9月,美国田纳西州联邦法官针对胡安明面临的所有指控判决无罪。

一名反亚裔歧视的民权组织联合创始人阿雅尼·翁(音译,Aryani Ong)对美联社说,亚裔有时候不被完全信任为“忠诚的美国人”。阿雅尼是一名印尼裔及华裔混血。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种声音说:我们不能削弱我们的国家安全。(这说得)好像保护亚裔美国人的宪法权利与我们的国防(安全)相悖一样。”

报告提示了华裔美国可能面临的风险,也给出了一些建议。它建议情报机构对现有情报搜集项目进行审查,以避免“延续历史偏见和歧视”。它还建议情报界扩大对工作人员的“无意识偏见”的纠正培训。

报道称,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弗吉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华纳(Mark Warner)通过声明表示,他对有关提高对歧视的认识及提升审查程序透明度的建议表示欢迎。

而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反华参议员马克·卢比奥(Marco Rubio)则称针对所谓“无意识偏见”的培训是“分心之举”。他在一份声明中宣称“中国最喜欢我们被内部的政治分裂分散注意力了”。

对于华裔美国人遭受歧视的问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早前表示,对华裔的歧视迫害是美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无法抹去的污点,是美国社会当中长期存在的顽疾毒瘤。

汪文斌说,所谓的“中国行动计划”,先设办案指标,再调查取证,更是美国反华势力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华进行抹黑打压的典型例证。我们敦促美方认真倾听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正义呼声,切实采取措施解决自身的种族歧视问题,维护和保障包括华裔群体在内少数族裔的正当权益。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查看全文

点赞

物联中国

作者最近更新

  • 聚焦高质量数字化服务,福昕版式办公技术用“数”赋“智”
    物联中国
    2022-07-28
  • 滴滴新用户注册下载不了滴滴出行app下载
    物联中国
    2022-07-25
  • 滴滴司机端无法下载,新用户注册
    物联中国
    2022-07-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国产化芯片对于国家安全的意义在哪里?

    2020-04-17

  • 因特斯拉与中国关系太密切 SpaceX正被美国国会关注

    2020-08-28

  • 印度又封禁54个中国APP,腾讯阿里都在列

    2022-03-20

  • 2022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2022-04-1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物联中国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