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学所等制备高效高稳定的二维钙钛矿光伏器件

仪表网 20200410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无铅钙钛矿
  • 光伏器件
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与郑州大学合作,成功地将疏水性有机分子1,4-丁二胺引入到Sn基无铅钙钛矿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Dion-Jacobson相的准二维钙钛矿。

  作为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代表性材料,钙钛矿的毒性及对水氧的敏感性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近年来,二维(2D)Sn基无铅钙钛矿因其出色的稳定性和低毒性,成为3D钙钛矿的替代材料。但由于二维材料结构的特殊性,电子或空穴受量子尺寸效应限制,其寿命和迁移率远低于3D结构,因而其器件光电转化效率明显低于3D钙钛矿。这种稳定性与高效率之间的矛盾成为实际应用的一个难题。


  最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与郑州大学合作,成功地将疏水性有机分子1,4-丁二胺引入到Sn基无铅钙钛矿中,合成了一系列具有Dion-Jacobson相的准二维钙钛矿。具有典型准二维结构的(BEA)FA2Sn3I10钙钛矿结构对称性较好,光吸收窗口与三维相比并没有明显减少,并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

  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BEA)FA2Sn3I10具有大的形成能(106 j/mol),结构稳定。另外,(BEA)FA2Sn3I10薄膜致密性良好,载流子限域作用并不明显,结合一维扩散方程,计算出的电子扩散长度为450 nm,空穴扩散长度为360 nm,载流子迁移率为14.4 cm2 V-1 S-1。利用该(BEA)FA2Sn3I10薄膜制备出的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34%。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然条件下,未封装的器件经过1000小时的老化,效率仅仅衰减8%。

  另外,在光照稳定性测试中发现,经过200小时,器件效率仍有90%以上。通过这种新型低维无铅钙钛矿结构设计,同时实现了高效率和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推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仪表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压力仪表原理、选型、安装注意事项,这份指南请收好!
    仪表网
    06-24 08:20
  • 转子流量计安装选型避坑指南: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仪表网
    06-21 09:20
  • 超声波流量计选用、安装、调试、故障维修注意事项~
    仪表网
    05-26 14:4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MIT开发出有光即可供电的新型低成本传感器

    2019-10-11

  •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柔性有机导电涂层

    2019-11-27

  • 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2020-03-05

  • 科学家创造的2D添加剂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更耐用

    2020-03-3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表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