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博士团队研发健身教练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00410

  • 动作捕捉技术
  • 健身传感器
  • 交互式电子屏幕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生龚佳乐及其团队研发的一款健身机器人,可以帮人们实现在家健身,告别“肥宅”的愿望。健身者只要在手臂、腿上佩戴轻巧酷炫的传感器装备,交互式的电子屏幕上便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动作实时同步,还能测评健身者运动时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数据。

  因疫情宅在家中,想健身却没有专业器材和教练咋办?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博士生龚佳乐及其团队研发的一款健身机器人,可以帮人们实现在家健身,告别“肥宅”的愿望。健身者只要在手臂、腿上佩戴轻巧酷炫的传感器装备,交互式的电子屏幕上便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动作实时同步,还能测评健身者运动时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数据。4月8日,媒体记者采访了龚佳乐和他的研发团队。

  “机器人”发损伤预警

  1991年出生的龚佳乐是东北大学的博士生,攻读机器人与人机交互方向。他和团队研发的这款“健身教练”机器人,主要通过传感器装备、交互式电子屏幕,来完成健身者与“教练”一对一的健身效果。龚佳乐介绍,健身者需要佩戴轻巧的传感器装备,设备分别绑在手臂、腿和腰间。传感器只有手表大小,设备穿戴十分简单,穿好后,通过WiFi连接交互式电子屏幕。这时,交互式的电子屏幕上便会出现一个虚拟机器人。不仅动作与佩戴者实时同步,还能测评运动时的身体姿态和运动数据,做错动作时还会出现运动损伤预警。一套动作结束,还能自动生成运动评测报表。

  通过收集走路形态

  分析人体健康情况

  龚佳乐有过多次带队参加创新大赛的经历,2015年,他创立了沈阳森之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曾研发出基于三维运动捕捉技术的智能舞蹈教学系统。2019年,龚佳乐团队在动作捕捉上寻找突破口,在技术领域加入了5G运用,纳入了全套人体的信息采集和方案分析,大大提高了动作捕捉系统的应用性和实用性。他们研发的人体运动分析系统可通过收集人们走路形态分析人体健康情况,定位误差仅为3毫米,角度误差为0.5度,为医学科研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龚佳乐还升级了一款全自动评估系统,可代替教练辅助人们自主训练。

  龚佳乐表示,他还将带领团队拓宽市场,将动作捕捉技术应用至科研、体育、医疗、影视、生产安全以及人工智能多个领域,与全国30多家企业和高校建立合作。现在,公司营业收入年增长率达300%,核心团队成员也从5人增加到15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三星申请新商标:可能用于新型可额穿戴无线耳机

    2020-03-03

  • 科学家开发可对狗狗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新动作捕捉技术

    2020-06-18

  • 日本科学家推出使用单台相机的可穿戴动作捕捉技术

    2020-10-23

  • 在元宇宙牵手,还要等多久?

    2022-04-13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