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显示 新技术可修复心肌细胞并促其再生

西贝网 20220623

  • mRNA技术
只有不到1%的成人心肌细胞可以再生,人们死亡时的心肌细胞与出生第一个月以来的心肌细胞基本相同,所以罹患心脏病可能会永久性地削弱心脏。最近,美国休斯敦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不仅可以修复小鼠的心肌细胞,而且能在心脏病发作或心肌梗塞后使它们再生。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近日的《心血管衰老杂志》上,有望成为治疗人类心脏病的有效临床策略。

这项技术使用合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将突变的转录因子——控制DNA转化为RNA的蛋白质——传递到小鼠心脏。

研究人员证明,编辑后的指令可通过两种所谓的突变转录因子Stemin和YAP5SA协同作用,以增加从小鼠心脏中分离出来的心肌细胞的复制。这些实验是在体外组织培养皿上进行的。从本质上讲,这么做是为了让几乎没有再生能力的心肌细胞转化为更类似于干细胞的状态,以便它们能再生和增殖。

休斯顿大学的生物学家罗伯特·施瓦茨说:“此前还没人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认为这项技术可能成为人类(心脏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组织培养皿和活体小鼠的实验中,Stemin被证明让心肌细胞具有干细胞样特性,而YAP5SA促进了心脏的生长和心肌细胞的复制。研究团队称这一过程“改变了游戏规则”。

利用活体小鼠的,在注射突变转录因子Stemin和YAP5SA后的24小时内,心肌细胞核至少复制了15倍。“当这两种转录因子被注射到心肌梗塞的成年小鼠心脏中后,结果令人震惊。”施瓦茨说,实验显示,心肌细胞在一天内迅速增殖,而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心脏被修复到接近正常心脏的泵血功能,几乎没有疤痕。

研究人员报告说,添加到细胞中的合成mRNA在几天内消失,就像我们体内产生的mRNA一样。这使得这项新技术比基因治疗过程具有优势,而基因治疗过程一旦开始就不能轻易停止或移除。

这种方法能否成功地应用到人类身上还有待观察,还需要多年研究才能将其转化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研究团队对此很有信心。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NEC利用AI技术开发长效型新冠疫苗

    2022-04-13

  • 新冠mRNA疫苗技术可用于修复心肌受损

    2022-05-01

  • 科兴,成于灭活,或败于保护力

    2022-05-18

  • 科学家开发新技术 可在心脏病发作后修复再生心脏细胞

    2022-07-26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