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子态”迄今最明确证据发布

西贝网 20220624

  • 粒子物理
  • 中子星
  • 四中子态
由来自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获得了迄今最明确的证实“四中子态”这种物质存在的证据,有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宇宙是如何形成的,这种新奇的物质形态也可能拥有对现有或新兴技术有用的性质。

研究团队成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助理教授杨再宏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说,虽然所有物质都含有中子,但只有中子星包含几乎完全由中子构成的物质,这些中子通过核力结合在一起。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存在着一种奇特而难以捉摸的物质——“四中子态”(tetraneutron),它由4个中子短暂地结合在一起形成。

20年前,科学家们首次获得了“四中子态”存在的“蛛丝马迹”——发现了铍和碳原子碰撞后可能形成“四中子态”的证据,但当时实验误差很大,科学家们提出了其他可能性,如所谓的“四中子态”是不同类型的粒子形成等。

在最新研究中,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罗曼·格恩哈乌斯及其同事,制造出了比普通氦原子多4个中子的氦原子,然后让其与质子碰撞。这些氦原子在碰撞后只留下了4个中子,而这4个中子可以结合形成“四中子态”。随后,研究团队测量了碰撞前后所有粒子的能量和动量,从而计算出碰撞形成“四中子态”后丢失的能量,并通过这一能量推断出,“四中子态”的“寿命”仅为10—22秒。

格恩哈乌斯团队目前正在开发一种特殊的探测器,当一个“四中子态”进入其中时,它会记录下清晰的信号,这将有助于更直接地研究这种物质,获取其更精确的细节。

据杨再宏介绍,北京大学研究团队也在研发新型探测设备,可直接捕捉“四中子态”在“寿终正寝”时放出的4个中子,对其内部结构进行高精度“拍照”,并进一步研究更重的“中子物质”(如“六中子态”“八中子态”),深入探索这种目前已知仅存在于中子星内部的新奇物质形态。

查看全文

点赞

西贝网

作者最近更新

  •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目光投向115亿年前 捕捉到令人惊叹的"彩虹结"
    西贝网
    2022-10-21
  • 物理学家对质子结构异常现象感到疑惑
    西贝网
    2022-10-21
  • 科学家发现世界上第一张已知星图:被藏在一座修道院里
    西贝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科学家认为暗物质实验发出的信号可能预示着新的物理学原理

    2020-06-19

  • 欧洲或将建造百公里强子对撞机 预计将耗资230亿美元

    2020-06-23

  • 欧洲粒子物理战略发布:谁会是“希格斯工厂”大赢家?

    2020-06-23

  • 大型强子对撞机形成罕见的四胞胎“顶夸克”

    2020-06-29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西贝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