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推出可消灭冠状病毒的自动紫外线消毒机器人

中国AGV网 20200414

  • 紫外线消毒
  • 医疗消毒
来自新加坡的最新消息说,新加坡上市公司DiSa(Digital Safety)Pte Ltd刚刚推出了该国的第一台紫外线消毒自动移动机器人,该自动机器人是为应对Covid-19感染的爆发而设计的。


  在全球新冠病毒大流行的时期,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正在承担人类无法完成的任务。今年初,中国紧急向丹麦购买了几百台通过紫外线来灭菌的自主移动机器人。理由很简单,机器人是不会被感染的。与此同时,地面机器人不但执行医院消毒任务,还执行为被隔离人群的交付经济药品和食物的任务。

  据悉,在中国有超2000多家医院在理论上是需要这种机器人来执行灭菌任务。来自丹麦的UVD Robots公司正在借助疫情,在亚洲(中国)和欧洲收割红利。

  然而,来自新加坡的最新消息说,新加坡上市公司DiSa(Digital Safety)Pte Ltd刚刚推出了该国的第一台紫外线消毒自动移动机器人,该自动机器人是为应对Covid-19感染的爆发而设计的。


  从技术上讲,相比丹麦UVD Robots公司的产品而言,该机器人并没有在技术上有本质的提升。依然是将一些紫外线发射管固定在一台AMR(自主移动机器人)、AGV(自动导航机器人)或UGV(地面机器人)上。该技术使用了一种消毒方法,可以产生足够强大的短波紫外线(UV-C)光来照射物体表面附着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并足以致其死亡。这个原理和一些紫外线灯箱灭菌,诸如理发店里也采用同类的原理来给理发工具消毒有异曲同工之妙。

  消毒机器人通过程序来远程控制,携带的UV-C管可以通过医院走廊进入病房,UV-C管开始工作发射紫外线。这些机器人,毫无疑问配置了室内导航系统(无论是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机器人都能精准的执行实现设定的路线行进并作业。

  消毒机器人还可以检测障碍物并在没有人工协助的情况下避开。理论上讲,消毒机器人发散出的紫外线短波紫外线(UV-C)的剂量对人体有害。因此,机器人根据程序设定要避开有人的房间。DiSa公司估计,该公司的设备一般而言可以在15分钟内对一个房间进行消毒,但没有指出房间的大小。

  短短2个月,DiSa就开发了该产品。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Eddie Chng为此感到非常自豪,他认为该机器人将提供更好的消毒方法,以代替费时费力的人工操作。他觉得这种操作(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地“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和不一致之处”。

  他说:“ 机器人可以全方位(360度)进行紫外线消毒,过程非常彻底。能够针对难以到达的区域,以确保达到较高的卫生标准。自动化是未来,在这种危机时期极大地帮助人类。”

  DiSa并不是第一家想到可以对病毒发射紫外线的机器人的人。正如上面提到,自去年以来,丹麦公司UVD Robots公司一直在生产UV消毒机器人,近来中国和欧洲的买家订单不断增加。

  尽管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具备相对优势,但这些机器人不太可能针对Covid-19提供全面的保护。UV-C灯仍然是光,如果光波被物体挡住,无法对那些难以接收到光的区域进行消毒。此外,对于紫外线设备是否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尚无最终定论。但是,也可以不去怀疑,因为科学家们对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 (MERS)的研究表明,紫外线可以使这些杀死这些病毒。

  看起来,DiSa公司很快会在该国的主要零售商店和商业场所推出其紫外线消毒机器人,并计划生产一种较小的家用版本,该版本可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AGV网

作者最近更新

  • 拿什么拯救你的认路技巧,来认识AMR的眼睛——SLAM
    中国AGV网
    2022-10-21
  • 开箱即用版无人叉车「劢小微X1」首发上市!
    中国AGV网
    2022-10-23
  • 宏观经济形式下的无人搬运市场
    中国AGV网
    2022-10-23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艾乐世推出紫外线臭氧智能双效消毒产品系列

    2020-03-17

  • 科学分析紫外线是否能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2020-04-02

  • 多款消毒小家电逆势增长 餐具消毒器增长超15倍

    2020-05-22

  • MIT机器人开始对大波士顿食品银行进行消毒

    2020-07-0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AGV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