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透光率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有助于更好地测量物理信号

传感发烧友 20200414

  • 医疗健康监测
  • 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 光学型应变传感器
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KAIST)的研究人员基于调制碳纳米管(CNT)嵌入的弹性体的透光率,开发了一种新型可穿戴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对物理信号进行灵敏,稳定和连续的测量。

  韩国科学技术高等研究院(KAIST)的研究人员基于调制碳纳米管(CNT)嵌入的弹性体的透光率,开发了一种新型可穿戴应变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对物理信号进行灵敏,稳定和连续的测量。

  该技术在2020年3月4日的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上作为封面文章进行了介绍,它显示出了潜在的潜力,可用于检测微妙的人体运动并实时监控医疗保健应用中的身体姿势。

  可穿戴式应变传感器必须具有高灵敏度,柔韧性和可延展性,以及低成本。特别是用于健康监测的那些,也应与长期稳定的性能联系在一起,并在环境上稳定。为了满足所有这些要求,已经开发了各种基于压阻和电容原理的可拉伸应变传感器。

  使用功能性纳米材料的传统压阻应变传感器(包括CNT)是最常见的例子,它显示出高灵敏度和出色的传感性能。但是,它们的长期稳定性和线性度很差,而且信号迟滞也很大。作为替代方案,已经提出了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低的磁滞和更高的可拉伸性的压电电容式应变传感器。但是由于压电电容应变传感器表现出有限的灵敏度和由周围环境中的导电物体引起的强电磁干扰这一事实,这些传统的可拉伸应变传感器仍然面临着尚未解决的限制。

  由机械工程学系Inkyu Park教授领导的KAIST研究小组建议,光学型可拉伸应变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可以解决传统压阻和压电容应变传感器的局限性,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受环境干扰的影响较小。然后,该团队根据嵌入CNT的弹性体的透光率变化引入了光学可穿戴应变传感器,进一步解决了传统光学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的低灵敏度问题。

  为了使传感器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Park教授和他的研究人员选择了Ecoflex作为具有良好机械耐久性,柔韧性和在人体皮肤上附着性的弹性体基底,该研究小组开发的新型光学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实际上表明0到400%的宽动态范围。

  此外,研究人员在拉伸应力下,将微裂纹在嵌入Ecoflex基板的多壁CNT薄膜内传播,从而改变了薄膜的透光率。通过这样做,他们可以开发出灵敏度比传统的光学可拉伸应变传感器高十倍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

  拟议的传感器还通过了耐久性测试,并获得了出色的结果。在13,000套循环载荷下,传感器的响应是稳定的,没有任何明显的漂移。这表明,即使长时间且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重复使用传感器,也可以使用传感器响应而不会降低性能。

  使用开发的传感器,研究团队可以测量手指的弯曲动作并将其用于机器人控制。他们还开发了一种三轴传感器阵列,用于身体姿势监测。该传感器能够以较小的应变来监测人体运动,例如在发音过程中颈动脉附近的脉搏和嘴周围的肌肉运动。

  朴教授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小组开发了一种新的可穿戴应变传感器平台,该平台克服了以前开发的电阻,电容和光学型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的许多局限性。我们的传感器可广泛用于包括软性在内的各种领域机器人技术,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动皮肤,医疗保健甚至娱乐。”

声明:本文由个人作者撰写,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传感器专家网立场。如有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查看全文

点赞

传感发烧友

来,一起聊聊传感器趣事!

作者最近更新

  • 温度传感器七大基本类型,一文看懂!
    传感发烧友
    2021-07-05
  • 一文看懂可穿戴式传感装置四大发展趋势
    传感发烧友
    2021-06-01
  • 传感器五个设计技巧及技术指标
    传感发烧友
    2021-05-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新型可自然降解传感器能监测到一粒盐产生的压力变化

    2018-12-04

  • 外媒称苹果正为Apple Watch开发心电图监测传感器

    2018-12-07

  • 美国探索用苹果智能手表传感器研究心脏病

    2018-12-07

  • 盘点高交会智慧医疗设备:智能手表内置加速计防老人跌倒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传感发烧友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