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普及方面与韩国相我国至少具有两方面优势

智能制造网 20200416

  • 5g通信
  • 渗透率
5G发展的三大指标中,除了渗透率外,5G用户数量和5G基站数据方面中国都已经超过韩国,位列全球首位。这说明了,庞大的人口数量是中国实现5G快速普及的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是重要的机遇。具体来看,与韩国相比,中国至少具有两方面优势。

  继人工智能之后,5G成为各国竞逐的又一热点。目前,中国、韩国、美国、日本及欧洲诸国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意图推出5G产业加速落地,获取在5G领域的更多主导权和话语权。从眼下来看,韩国5G发展速度较快,在全球层面居于先行地位。


  据韩国新发布的5G报告显示,该国截至4月2日5G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577万。这一数字仅次于中国,位列世界第二。另外,韩国建设的5G基站数量也达到了11.5万个,同样仅次于中国。既然在两大指标上,韩国仅都次于中国,那是否意味着作为对比对象的中国已经坐稳全球5G榜首的位置呢?

  非也!因为在另外一项非常关键的指标上,中国还远远落后于韩国,甚至不及澳大利亚,那就是5G普及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韩国5G渗透率已然高达9.67%,而澳大利亚为1.3%,中国为0.69%,美国为0.63%。可以看出,在5G普及程度方面,韩国可谓是“一枝独秀”。

  韩国何以实现快速普及?

  毫无疑问,与其他各国的5G普及程度相比,渗透率接近10%的韩国实现优秀得“太突出”。为什么韩国能够在激烈的5G国际竞争中取得如此巨大的优势呢?

  一是韩国率先实现5G商用。对于5G的应用前景,各国都十分看好,而韩国为了争夺先行优势和“第一个5G商用国家”的称号,更是早早就宣布将开启5G商用。作为世界首个实现5G商用的国家,韩国在2019年4月3日就正式推出了5G商用服务。实际上,韩国原本计划在2018年12月1日就实现这一目标。

  二是韩国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支持。在发展5G产业这一问题上,韩国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三星、LG等巨头都达成了共识,纷纷加码布局。一方面,韩国运营商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建设5G基站,并快速推出5G商用套餐;另一方面,三星、LG等陆续发布了10多款5G智能手机,以满足民众换机需求。

  三是韩国地理、人口因素的影响。截至2018年,韩国全国人口为5160多万人,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规模。以韩国的人口总数和约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来看,和浙江省几乎等同,且其人口聚集度更高。因此,对于韩国来说,要想实现更高的5G渗透率并不是一件难事。

  中国相比韩国有何优势?

  5G发展的三大指标中,除了渗透率外,5G用户数量和5G基站数据方面中国都已经超过韩国,位列全球首位。这说明了,庞大的人口数量是中国实现5G快速普及的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是重要的机遇。具体来看,与韩国相比,中国至少具有两方面优势。

  首先,庞大的人口基数。虽然人口数量众多,“拖累”了中国5G渗透率的提升,但是这也是国内5G市场培育、壮大的关键倚靠。凭借人口资源优势,中国将成为全球5G市场大国,市场规模是韩国所不能比拟的。另外,众多的人口意味着中国5G商用的成本能够相对降低,在5G套餐价格上也能优于韩国。

  其次,强大的5G企业。目前,在全球范围来看,知名的5G设备供应商无非三家,分别是中国华为、芬兰诺基亚以及瑞典爱立信。其中,在5G技术和5G市场份额方面,华为都要优于另外两大巨头。除了华为外,国内的中兴等公司在5G领域也具有一定竞争力,这样的优势是韩国不具备的。

  此外,中国在5G基站建设和5G终端产品研发等方面也在持续推进。这些优势都将为国内5G产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5G普及程度的提升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市场等利好因素驱动下,中国必将成为全球5G领域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点赞

智能制造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周趣评:两大运营商发布三季度季报;亿纬锂能发布新储能电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以标准化抢占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领域首批国标呼之欲出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 借风势,乘风起!用技术“数”写“数字中国”新篇章
    智能制造网
    2022-10-24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业内人士: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有望超过 15%

    2022-04-18

  • 4月新能源车渗透率27.1%,5月还将保持高位增长

    2022-05-11

  • 2G即将全面退网,升4G/5G物联网迫在眉睫

    2024-12-03

  •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中的4G/5G通信解决方案

    2024-12-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智能制造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