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报警系统是智能安全的关键环节

中国IC网 20220701

  • 光电传感器
  • 烟雾报警器
  • NB-IOT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除了解决传统报警器人不在现场的问题外,还可以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采用低功耗、广连接的智能传感器NB-IoT,LoRa扩大控制器范围,降低接线成本。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烟雾报警器常用的检测技术有两种。

尽管随着5G,IoT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已经进入了普通人的家庭,一些智能家居产品不仅可以更方便人们的生活,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智能安全产品就是如此。数据显示,2018年日本家用智能安全产品普及率达到99.1%,每年发生800起安全事故,一年只有16起。

此外,根据中国消防协会的相关数据,目前的住宅火灾占所有火灾的80%以上,但相比之下,中国智能安防产品的渗透率较低。根据2018年的数据,渗透率只有11%左右。但幸运的是,自2011年以来,山东、北京、上海、云南等地相继出台相应政策,要求中小型场所(包括家庭)安装独立的火灾探测报警器。

例如,根据《山东省消防条例》,新建高层住宅应设置独立的火灾探测报警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条例》也要求在住宅内推广安装独立的火灾探测报警器。

此外,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维修报废规定》,火灾探测报警使用寿命不超过12年,也保证了行业股票升级需求。据统计,目前国内民用消防报警行业市场规模约270亿元,年增长率为5%-10%。

目前我国有家庭4.94亿户,包括商铺、住宅、出租屋、城中村等场景,每个独立房间都需要安装一个智能报警器,比如三室一厅,需要三个。预计未来三年,全国家用火灾报警器安装规模将达到7亿以上。

然而,目前国内消防报警行业的竞争格局仍然相对分散。Wind数据显示,青鸟消防是2019年国内排名第一的企业(8).4%).7%),三江电子.利达华信2%).9%),集中度不高,意味着未来市场还有巨大的前进空间。

在产品方面,以烟雾报警器为例,主要用于检测火灾发生时产生的烟雾并及时报警。通常,烟雾报警器不需要接线,可以使用电池供电。当感应到烟雾时,报警器会发出大于80dB的声音或光线报警器,通知用户发生火灾。

在传统报警器的基础上,智能烟雾报警器增加了网络功能。如果用户不在家,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以直接与手机联系起来提醒,甚至可以将家中的智能摄像头联动起来进一步确认具体情况,判断是假报告还是火灾的严重性。

智能传感器除了解决传统报警器人不在现场的问题外,还可以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采用低功耗、广连接的智能传感器NB-IoT,LoRa扩大控制器范围,降低接线成本。同时,消防安全一体化也可以在界面维度上实现。随着未来智能消防的不断退订,具有物联网数据的智能报警器也将取代传统的AD537JD烟雾报警器。

从技术角度来看,目前烟雾报警器常用的检测技术有两种。一种是电离系统通过内外电离室内的放射源,电离产生的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正负电极移动。在正常情况下,内外电离室的电流和电压是稳定的。一旦有烟雾逃离外部电离室。它会干扰带电粒子的正常运动,电流和电压会发生变化,破坏内外电离室之间的平衡。因此,无线发射器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通知远处的主机接收并传输报警信息。

另一种是光电烟雾探测器,它主要通过一束光和一个光传感器来测量烟雾的浓度。在安装过程中,内部光束偏离传感器。一旦烟雾进入传感器室,烟雾颗粒就会将部分光束散射到传感器上。当烟雾浓度逐渐增加时,更多的光束会散射到传感器上。当光束达到一定强度时,警报就会响起。

但总的来说,这些传感器技术专利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比如Carrier,泰科电子,霍尼韦尔,梅思安等,但是国内半导体技术,IC随着生产技术和精密注塑技术的发展,相关智能报警中使用的原材料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厂商的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IC网

作者最近更新

  • 一文读懂光电量子计算芯片
    中国IC网
    2024-01-12
  • 电源芯片故障的产生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分享
    中国IC网
    2024-01-12
  • 意法半导体下一代多区飞行时间传感器提高测距性能和能效
    中国IC网
    2024-01-0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智能物流行业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8-12-07

  • 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健康芯片:可让手机给用户画出心电图

    2018-12-07

  • 美国探索用苹果智能手表传感器研究心脏病

    2018-12-07

  • 俄罗斯军队装备内置GPS模块的蜻蜓侦察无人机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IC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