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仪商网 20220701

  • 柔性电子技术



6月24日,南开大学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揭牌成立。中心立足于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学科优势和雄厚的研究基础,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球技术、产业制高点,围绕智能传感领域中的科学问题,聚焦仿生传感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智能器件的构筑、仿生系统的集成,以期建成跻身世界顶尖的智能传感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



天津市科技局副局长夏正淮,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卢双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卜显和共同为南开大学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揭牌。


据介绍,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紧扣信息智能化发展的时代大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智能传感领域中的核心科学问题,设置材料设计与制备、器件与表征测试和先进加工与集成三个平台,旨在从智能传感材料、器件及集成三个角度,探寻复杂多维传感信号产生、转换、传输的物理机制,并实现传感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同时,针对传感信号的灵敏度与精准输出问题,面向智慧医疗和智慧环境监测实际应用,凝练出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和特色研究方向,通过多学科协同联合攻关,为天津市和国家微纳加工技术与超精密制造,以及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应用和个性化医疗管理与服务等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曹雪涛表示,成立交叉科学中心,是南开大学面向新百年新征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智能传感交叉科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南开大学材料学科和智能传感领域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希望中心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特色,凝聚科研队伍,集中力量开展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助推学科发展、人才成长,进一步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升对战略新材料产业的支撑能力。


在随后举行的智能传感交叉科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黄维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生命健康中复杂生化事件的化学测量学基础”和“以柔性电子技术引领科技创新‘开道超车’”的大会报告。卜显和院士、徐文涛教授、梁嘉杰教授、齐迹研究员、吴金雄研究员、刘遵峰研究员、岳钊教授、向东教授分别聚焦“智能传感材料”“柔性感觉与运动神经”“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与触觉传感应用”“智能生物医学诊疗分子探针”“关键电子材料、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的研发”“集传感、信号传输、驱动的人工肌肉纤维”“微纳生化传感器及其集成系统”“单分子光电器件的构筑及表征”等主题带来邀请报告。(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付坤)


查看全文

点赞

仪商网

作者最近更新

  • 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密集出台贴息等扶持政策
    仪商网
    2022-10-26
  • 汉威科技:创新领跑 传感“黑科技”路越走越宽
    仪商网
    2022-10-26
  • 2022年全国仪器仪表制造职业技能竞赛广东省实施方案
    仪商网
    2022-10-27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盘点可穿戴设备传感器遇到的多种技术瓶颈

    2019-06-28

  • 新型无线机械声学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测身体状况

    2019-12-05

  • 我国半导体材料新突破为芯片研发提供了新方向

    2020-04-17

  • 到2028年全球柔性电子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

    2020-05-20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仪商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