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和挑战

电子技术应用 20220702

  • 智慧医疗
  • 电子病历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人民对优质便捷、智能高效的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疫情形势下,受防疫政策和属地管控等因素影响,传统的线下诊疗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就医诉求。智慧医疗技术源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信息尖端技术融入健康医疗,实现模式创新,推动智慧医疗新时代的来临。智慧医疗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和挑战。

  智慧医院作为医疗信息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智慧医院建设领域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睿显也将不断提高创新研发能力,助力智慧医院改造升级!随着国家政策的深入以及各级医院资源不均的加深,智慧医院的逐步推进已在路上。在现阶段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化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智慧医院以“云平台”为技术支撑来实现医院智慧化建设更成为趋势。

  在利好政策陆续发布、顶层架构逐步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刚性需求及创新技术发展等多种因素联合驱动下,中国智慧医疗建设发展全面铺开,渐入佳境。当前,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涉及患者服务、临床诊疗、医院运营管理、区域医疗协同和家庭健康等多个领域。首先,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从全国范围看,是医院当前智慧医疗发展优先级最高的细分领域。在我们走访过程中,多位信息化领域的专家普遍提到“整个医疗的存在是以患者为前提,从患者角度出发,抓住患者需求才是核心”;其次,是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组成。其中,智慧医疗系统应用领域包括病患信息管理、医疗急救管理、药品储存管理等医疗领域和血液信息管理、药品制剂防误管理、信息共享互联管理等器械领域。区域卫生系统应用领域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电子病历信息系统、预约挂号服务系统等医疗领域和区域远程协同诊疗服务系统、分级诊疗服务系统、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等器械领域。

  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医疗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实现互联互通,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流程的个性化、智能化服务,患者就诊更加便利。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患者在一定区域内的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家产生的医疗健康信息能够互联互通,医院能够联合其他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精准化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

  从智慧医疗行业产业链中游发展现状来看,随着政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智慧医疗行业利润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相关企业加入市场,行业竞争激烈。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主要参与者包括金仕达、东华软件、东软集团、创业软件等。相关企业不断发挥各自的优势希望占据更大的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持续发展。

  医疗信息化中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通过接口连接和融合的开放系统。医疗信息的传递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过程。综合医院信息系统技术,采用先进的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使医疗事务变得更加实用、方便,如远程挂号预约等。医疗信息化中的医院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与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交互。从某种意义上讲,它讲述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以及外部远程资源之间的距离。医院信息系统标准化在医疗信息化的条件和背景下,标准化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医院信息系统的分布式结构要求对大量的医疗数据和信息进行标准化,以便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存储、通信和管理。医院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的标准化是系统中数据信息有效存储、通信和管理的重要保证。





图片.jpg


查看全文

点赞

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最近更新

  • 核心IP的技术进步加速卫星导航芯片融合创新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 英飞凌发布ModusToolbox™ 3.0,通过支持同步调试简化双核应用的开发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20
  • ASML:继续供货中国!ASML是欧洲公司,DUV光刻机不受美国影响!
    电子技术应用
    2022-10-19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盘点 | 那些积极推动5G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的发达国家

    2019-09-28

  • 英特尔AI驱动数字化升级 打造未来智慧医疗

    2020-02-20

  • 智慧城市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2020-02-20

  • 疫情之下催生各类人工智能,如何打造终极护城河

    2020-02-24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电子技术应用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