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膝关节炎进入机器人治疗时代

中国机器人网 20220704

  • 精准医疗
  • 机器人手术系统
  • 膝关节单髁置换

  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膝关节内软骨因长期使用而磨损,而且软骨基本不具备再生修复性,所以该病是不可逆的。当膝关节内软骨磨损较严重,保守治疗如口服消炎止痛药、理疗、关节内注射治疗等无效时,手术是唯一且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膝关节分为内外侧间室,50%-60%的患者都是单侧间室发病,大部分情况下仅需要对损坏的一侧进行修补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传统膝关节单髁手术的精准化操作一直是业内的一大挑战。近半个月以来,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关节外科涂意辉教授团队完成了数例机器人辅助下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这是自主研发的国产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机器人率先在临床使用,为老年膝关节炎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智能的解决方案。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老年膝关节炎进入机器人治疗时代,手术模式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65岁王女士在不久前接受了单髁置换机器人手术。患者术前右膝关节疼痛加重,行走困难2年多,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拍X线片显示右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骨头碰骨头,“O”型腿,是典型的老年性骨性关节炎。经过1小时10分钟,涂意辉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机器人手术,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

 

  常规的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假体位置变异度大。而机器人手术系统保留了常规手术微创化的特点,并不扩大手术切口,不增加创伤;在术前拍摄的下肢三维CT重建基础上,计算机设置了操作的安全区,避免了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的损伤,也避免了对膝关节后侧的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计算机还通过下肢三维CT成像选择假体的大小、确定截除磨损骨骼的多少,以及安装假体的位置,实现了手术的个性化精准截骨,标准的假体放置和最佳的假体匹配度,有望提升假体的生存率,一次手术解决终身问题;手术与快速康复理念结合,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出院。

 

  机器人辅助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系统由机械臂、主控台、导航台、手术动力工具和手术软件等组成。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可依据准确的数据进行操作、精准实施手术,它具有可重复性、稳定性、精度高、耐疲劳等优点,能够确保医生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手术,并且可以辅助医生追求个性化手术方案。

 

  涂意辉教授介绍,机器人辅助能够进行个体化术前建模和规划,保证术中精确且安全的操作,为实现手术的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提供了可能性,降低了术后假体力线不理想等情况的发生风险,提升假体的生存率。老年膝关节炎的治疗由此进入机器人时代,患者有望做到一次手术终身受益。

查看全文

点赞

中国机器人网

作者最近更新

  • 石墨烯传感器助力“意念控制”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2024-07-15
  • 江南大学团队让微型机器人实现精确路径跟踪控制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 视比特机器人CEO邓文平博士:3D视觉行业拐点已至
    中国机器人网
    2022-10-20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生物传感器让“分子机器”由概念转变为实用

    2019-07-02

  • 中西部首例骨关节机器人手术在重庆实施

    2020-04-14

  • 瑞典再资助8000万用于精准医学研究

    2020-08-28

  • 潘小峰:推广手术机器人 让精准医疗惠及更多患者

    2022-03-21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中国机器人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