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展锐潘振岗:R17标准冻结,加速5G终端在各行各业开枝散叶

C114通信网 20220704

  • 5g通信
  • 物联网
  • RedCap

C114讯 7月4日消息(南山)在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晚间结束的RAN #96次全会上,3GPP官方宣布,5G R17版本 ASN.1于6月22日正式冻结。这标志着R17核心功能已经完成,为后续R17商用提供标准技术基础。

中国已成5G技术和应用大国,多家中国企业是R17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紫光展锐即是其中之一。紫光展锐中央研究院副总裁潘振岗博士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5G标准演进分为两个阶段,前三个版本R15-17为5G第一阶段,从R18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即5G- Advanced阶段。

“R17作为R15/16的增强版本,一方面持续提升eMBB业务能力和5G网络效率,另一方面以加速5G行业生态应用为出发点,引入新特性,提升新能力,拓展新应用。”潘振岗介绍。

那么,R17标准冻结,将在哪些方面提升5G能力,从而赋能千行百业?

三大技术特征解析

在3GPP宣布R17标准冻结后,3GPP RAN全会副主席胡南博士评价,如果说R15版本是5G技术标准的"毛坯",那么R16版本可以理解为"精装",刚刚完成的R17版本就是"精装"之上的"软装",起到了点睛、添花的效果。

潘振岗认为,R17 ASN.1协议冻结意味着5G前半场在标准方面已经进入尾声,在新终端、新业务、新网络场景方面都标准化了大量新技术,如引入低成本的轻量化5G终端Redcap、支持卫星5G宽带通信和物联网通信、引入广播组播业务、多SIM卡标准化等,以及通用能力持续增强。

R17的突出价值,是显著增强了5G面向垂直行业的应用能力。潘振岗对C114讲解了三个典型的应用及拓展相关技术。

其一是RedCap。长期以来,5G终端的高成本一直是制约5G在行业规模应用的痛点之一。Redcap标准面向工业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和可穿戴设备三大物联网场景,通过降低终端的频率带宽、天线数量、调制阶数、测量放松及节能等方面,做到了在满足物联网速率需求的同时,又大幅降低了Redcap终端成本和复杂度。相比R15/16 标准5G eMBB终端,R17 RedCap终端在射频和基带方面成本降低70%左右。

“R17 RedCap在国内总体呈现出加速落地的节奏中。紫光展锐一直都是积极参与到工信部组织的RedCap各项标准制定及后续外场测试工作,并与业界伙伴保持同步,共同推动R17 RedCap产品在行业应用上的适时落地。4G时代展锐的4G/4G Cat-1产品在市场上有着不俗表现,在5G RedCap上,紫光展锐也蓄势待发。”潘振岗指出。

其二,5G终端功耗是在5G垂直行业推广另一大障碍。R17根据终端的移动性程度和所处的无线环境,在终端的空闲模式、非活动模式和连接模式下,减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交互,从而降低功耗;引入了减少终端不必要的寻呼消息接收和放宽测量要求等技术手段,同时扩展了不连续接收(eDRX)功能。行业用户通过RedCap可选支持R16/17,从而覆盖各类低功耗需求场景。

其三,面向低成本的低速物联网,R17制定了基于卫星通信的窄带物联网(NB-IoT- NTN)标准。相对于地面NB-IoT标准,IoT NTN在时频同步、传输时序关系、移动性管理等方面做了增强,以适配卫星通信传输时延大、多普勒频移大、卫星波束移动快等特点,为星地互联奠定了基础。基于卫星通信的窄带物联网具有广覆盖的特点,能极大地扩展地面物联网的覆盖范围,实现面向海面、空域、无人区等区域的覆盖。卫星物联网将是地面物联网的有力补充,两者共同形成星地融合的广域物联网。

紫光展锐如何布局

作为全球主要的5G芯片设计企业之一,紫光展锐一直积极参与3GPP的5G标准化工作,累计输出文档超千篇。在5G R17标准上,展锐在Redcap、NTN、多天线技术增强、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上行覆盖增强、终端节能、多播广播业务等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

潘振岗进一步介绍,紫光展锐一直积极推动将“高大上”的5G赋能千行百业,与电网、石油石化、物流、工业制造、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5G应用落地和规模化应用推动工作。目前已推出基于R15标准的V510和基于R16标准的V516两款芯片,R17的物联网技术也在积极研发落地。

在R17版本正式冻结之际,紫光展锐还联合行业伙伴成功完成全球首个基于R17 IoT NTN标准的卫星物联网在星实测。本次试验采用基于紫光展锐IoT NTN 芯片开发的卫星物联网试验终端,通过L波段卫星,和预商用基站完成了通信组网测试,并实现数据传输。“本次测试成功意味着基于R17 IoT NTN标准的卫星物联网技术具备可商用性。”潘振岗表示。

随着R17标准冻结,业界包括运营商、设备厂商、模组厂商、芯片厂商等产业链企业,对R17的研究重点将转向如何在行业市场落地应用。紫光展锐是首批实现“R16 Ready”的芯片企业,将继续探索5G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通过构建成熟的产品组合,加速5G终端在各行各业开枝散叶。

与此同时,3GPP也基本完成了R18的立项工作,5G- Advanced的标准化研究工作将进入加速期。潘振岗指出,5G- Advanced既继承了5G技术的主体框架,对5G前半场技术进一步加强完善,又可对未来6G潜在技术如空口AI、全双工、XR等方向进行初步探索。

“紫光展锐将在5G-Advanced的标准化继续加大投入,尤其在与终端相关技术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潘振岗表示,“相信5G下半场一定会有新的突破,给产业带来更多惊喜。”

查看全文

点赞

C114通信网

作者最近更新

  • Kakao联合CEO宣布对大规模服务中断负责并辞职
    C114通信网
    2022-10-20
  • 华为计划投入1.5亿欧元开设首个欧洲云中心
    C114通信网
    2022-10-20
  • 甲骨文扩大与英伟达合作关系 采购更多芯片加速云端AI发展
    C114通信网
    2022-10-18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从MEMS专利数量分析我国MEMS传感器产业现状

    2019-03-28

  • 诺基亚推出基于区块链的智慧城市传感系统

    2018-12-06

  • 北斗首次发布民用领域物联网无线数据模块产品

    2018-12-07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C114通信网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