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立第一家粪便银行:生病时取出移植、比抗生素好用

字节点击 20220718

  • 生物医疗
  • 肠道菌群

据快科技报道,你觉得粪便除了冲进厕所,还能有什么用?近日新加坡成立了第一家粪便银行,致力于研究和收集人们肠道中的微生物组。样本存放的最初10年,所有者需支付5500美元(约3.7万人民币),采用与脐带血几乎同款的冷冻技术,确保粪便不会大变样。

据了解,粪便中所含的微生物群能够起到“治疗”作用,传统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疾病,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其产生依赖,停用抗生素后有可能复发。

而在人的粪便中,存在着大量有益菌,因此粪便移植成为治疗的新选择。

此前有专家介绍,捐献粪便实际上跟骨髓移植、肝移植的原理都是一样的,就是把一个健康人的器官移植到病人体内,然后使病人身体的疾病得到一定缓解。不过这次移植的不是器官,移植的是一个内环境。

医生会将捐献的粪便进行特殊处理,提取里面的健康菌群,再植入到患者的肠道中。通常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体内菌群很紊乱,如果能有一个完整的健康菌群被植入,就可以重建平衡。

同时,提炼出的粪菌不仅要经过机器的提炼,还要再经过三次以上的洗涤,粪便中的很多杂质都已经被去除了,其安全性可以跟生理盐水相媲美。

这次新加坡新成立的粪便银行,鼓励人们在年轻或健康时先存一部分自己的粪便进来,等到肠胃出问题,可以用自己粪便移植。

提取的粪便

版权声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 字节点击 原创内容,采用 BY-NC-SA 知识共享协议。原文链接:https://byteclicks.com/39605.html 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转载本站内容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本站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字节点击立场。报道中出现的商标、图像版权及专利和其他版权所有的信息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 gavin@byteclicks.com。我们将协调给予处理。

赞

查看全文

点赞

字节点击

作者最近更新

  • 德国联邦政府拟制定新版太空战略
    字节点击
    2022-10-26
  • 德联邦教研部资助5000 万欧元用于研究创新抗生素
    字节点击
    2022-10-25
  • 德国科学组织联盟发布“能源危机对科研的影响”的立场声明
    字节点击
    2022-10-25

期刊订阅

相关推荐

  • 浅谈我国医疗智慧物联网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

    2018-12-03

  • 美国首批附带传感器的数字化药片上市

    2018-12-08

  • 浅谈超声波传感器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2018-12-09

  • 瑞士开发柔性微型机器人 可在体内运送药物

    2019-05-05

评论0条评论

×
私信给字节点击

点击打开传感搜小程序 - 速览海量产品,精准对接供需

  • 收藏

  • 评论

  • 点赞

  • 分享

收藏文章×

已选择0个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完成
创建收藏夹 ×
取消 保存

1.点击右上角

2.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

×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功能

×

关注微信订阅号

关注微信订阅号,了解更多传感器动态

  • #{faceHtml}

    #{user_name}#{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查看评论 回复

    共#{comment_count}条评论

    加载更多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reback} 回复

  • #{ahtml}#{created_at}

    #{content}

    展开

    #{like_count} #{dislike_count} 回复

  • 关闭
      广告